蘇軾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好詩詞?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出自蘇軾的《沁園春·孤館燈青》。
大概意思是,彼時少年,我們有才華,胸中藏有萬卷書冊,想著協助帝王治理天下成為像堯舜那樣的明君,又有什麼難得呢!
初見詞句,頗有些「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意思。
然而,蘇軾被貶官之前是蘇軾,貶官之後,則是蘇東坡。
蘇軾是那個寫《湖州謝表》仍然不忘加上兩句「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的體制內新人,於是蘇軾剛開始沒多久的仕途以烏台詩案而告終。
黃州之後,蘇軾就變成了蘇東坡,游赤壁,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他打開了心胸,感嘆了一貶再貶的命運,也接受了自己不是朝堂上的那塊料,壯志難酬,其中有苦悶,寂寞如沙洲一般清冷,但豪情依舊在,老夫聊發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蘇東坡寫詞讀書周遊的同時,依舊也不忘做他認為對的事情,東坡處處築蘇堤。
這首詞就是蘇東坡在杭州時候寫給自家弟弟的。
年少的時候很喜歡下闕的前半句,就是開篇的那一段。此事何難?年輕的時候,我們總以為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不會,而是我們不願做。但凡去做,改天換地,指日可待。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學會了妥協。
就像蘇東坡的詞,慢慢地就讀懂了下半闕「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斗尊前。」
能否建功立業,始終都還是看時勢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做還是不做,則在於自己。有的時候,袖手旁觀也是一種態度,好在,我們的身體都還很健康,每天喝喝酒,游遊樂,也是一種人生。
蘇軾的態度和很多人很像,事業受挫,就寄情山水,培養興趣愛好。然後,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藝術興趣上打開了新天地的大門。但是,最初的夢想呢?
袖手的這種逃避性做法,真的是無奈,是妥協,還是不敢面對,亦或是已經明白自己做不到。
我喜歡蘇東坡的詞句,卻更喜歡那些爭議性很大的政客,譬如張居正、譬如曾國藩。
張居正時為萬曆太傅,有時候,作為歷史的旁觀者,我都能感覺出張居正其實是知道皇帝對他的猜忌的。但他好不保留地想要逆天而上,實行一條鞭法,致君堯舜,此事雖難,但縱使千萬人,吾往矣!
曾國藩則將用自己的努力破開了階級的階梯,「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自然隨之。」身為讀書人,有空多讀書,沒空少一點怨天尤人,或許能有更大的成就。
《微微一笑很傾城》電影中,井柏然在心血被別人偷走的時候,背景音樂播放出了那首《最初的夢想》,「最初的夢想緊握在受傷,最想要去的地方,怎麼能在半路就返航!」


※通過蘇軾《一夜帖》「季常」二字講結字、筆法粗細及空間塊面布局
TAG:前無古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