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藥零食:適量攝入有益健康

中藥零食:適量攝入有益健康

中醫講究葯食同源,通過調節飲食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但同時也講究因人而異。以枸杞為例,枸杞雖然是一味中藥,可我們常常在食物中見到它的身影。枸杞除了獨特的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其營養價值。有些中藥可以作為食材日常使用,但是中藥零食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即使是葯食兩用的中藥,也需要對症食用,這樣才能在滿足口感的同時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對於沒有癥狀的人群,攝入過多反而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葯食同源,過猶不及

阿膠蜜棗:阿膠蜜棗的主要成分是大棗、阿膠。阿膠有補血、滋陰潤燥的功用;紅棗味甘性溫,可以健脾生血,有助於改善面色黃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癥狀,適合體虛、血虛者和產婦食用。值得提醒的是,阿膠蜜棗含糖量大,糖尿病患者忌食。阿膠滋膩、難以消化吸收,脾胃不好的人群也要少吃,每天不要多於10顆。

枸杞:枸杞具有清肝明目、降血糖、抗疲勞、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同茯苓一樣,枸杞好處多多,其性平溫,適合的人群很廣,也有顯著的保健作用。所以很多人把枸杞當成零食,每天抓幾顆來吃。枸杞雖好,也不宜多吃。一方面是經期的女性,有可能會增加月經量;另外,枸杞吃多了也會導致消化不良。

茯苓餅:茯苓性味甘平,健脾、利食,吃茯苓餅有助於提高食慾、促進消化,適應愛挑食的兒童、體質虛弱的老人。此外,茯苓可以止瀉,經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適量食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餅通常都加有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較高,故糖尿病患者慎食。

涼茶:涼茶具有清熱除濕、滋陰去火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菊花、金銀花、夏枯草和甘草等。涼茶適合面紅目赤、急躁多語、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的人群,對於大便乾結不通暢、喜食冰飲人群也同樣適用。此外,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如果存在熱性癥狀,適量飲用也可降燥。不過,涼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當水喝。過量喝涼茶會損耗人體的陽氣,建議每天喝200~400毫升為宜。面色偏白、氣短懶言、容易疲勞、手腳冰涼、大便較稀者為寒涼體質,寒涼體質的人盡量不要喝涼茶。

龜苓膏:龜苓膏的主要成分是龜板、土茯苓、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作用。它適合口乾心煩、面部痤瘡、習慣性便秘的陰虛之人,可緩解陰虛癥狀。

葯食兩用,飲食小妙招

事實上,我們身邊有許多常見食物可以當藥用。例如肉桂可以散寒止痛,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肉桂是平常家庭中燉肉、炒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絡的作用。又如八角,作為家庭常見的一種調味品,中醫認為八角用得好,可以預防流感;在葯膳中加入八角,同樣能增強免疫力。再如薏仁,中醫認為,薏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之功效,對平衡血壓和血脂也有好處。

此外,芡實同樣具有補腎延年的功效。古葯書中提到,芡實可以固腎澀精,補脾止瀉、止帶,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

羅漢果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它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非常適用於燥熱引發的咽喉疼痛、上火咳嗽,以及腸燥便秘等不適。它有甜味,卻不產生熱量,而且可以幫助凈化血脂、潤腸通便。日常生活中,可以泡一壺羅漢果茶,既能清肺止咳、潤腸通便,也能保護嗓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紅薯吃多了會「燒心」?
糖尿病腎病初期癥狀多 預防需控糖控壓

TAG:健康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