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朋友,古裝劇典型錯誤歷史常識了解一下?

朋友,古裝劇典型錯誤歷史常識了解一下?

朋友,古裝劇典型錯誤歷史常識了解一下?

作者:丫丫

圖源網路

自有影視劇起,古裝劇的浪潮就一波接著一波,從未斷絕。

宮廷亂斗,權謀江山,江湖武俠,快意恩仇……聽起來就很有吸引力的說。

有如《還珠格格》這樣霸屏無數年的,也有如《思美人》這樣挑戰古人棺材板的,亦有如《琅琊榜》這樣製作精良好口碑的……

這麼些年,多多少少,你一定看過一些古裝劇。而這些古裝劇里,其實存在著超多典型歷史常識性錯誤,一直誤導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作為深受「荼毒」的追劇大軍的一員,今天就給你們來說道說道,那些古裝劇中的典型的錯誤歷史常識。

聖旨

什麼時候才能把我讀對咯?!

在多年古裝劇的浸淫之下,一說到聖旨,大部分人腦海里都會響起那一句被無數太監說過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這句話的斷句是有問題的,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指的是尊奉天命,「承運」指的是繼承「五德」(即金木水火土)的運行。

所以說,「奉天承運」的意思是君權神授,是皇帝權力的象徵。「奉天承運」是「皇帝」的修飾語。

所以,「奉天承運皇帝」這六個字,應該是放在一起的。

而後面的「詔曰」兩個字,其實也不完全準確。實際上,根據聖旨內容和詔告對象的不同,有詔曰制曰敕曰等不同的用法。

而聖旨的結尾,也不都是古裝劇中常見的「欽此」。有些朝代的聖旨就沒有結尾語,而清朝的聖旨結尾語則多是「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所以說啊,古裝劇的導演、編劇們可都長點心吧,別再把聖旨讀錯了!

太醫

「望聞切」都不許,只能「問」

曾熱播一時的《甄嬛傳》中,溫太醫一角可以說非常受歡迎了。他一片冰心在玉壺,痴心守護嬛妹妹,在皇宮裡進進出出,甚至和眉庄酒後發生了關係,送了皇帝一頂原諒帽。

而事實上,在清朝的後宮,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

後宮的女人,那都是皇帝的,太醫給她們看病,是不允許當面號脈的,甚至面也不能見,只能隔著屏風給她們看病。

醫家講究的「望聞問切」,只能「問」,也就是向下人們打聽病人的癥狀,然後對症下藥。

也有記載說,太醫們為了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會用一根線系在妃嬪的手上,在屏風外,通過這根線來把脈,這也就是著名的「懸絲診脈」。

不過,真的能通過一根線就診病嗎?這個問題,至今沒有人可以給出確切的答案。

奴才

不是所有下人都能叫「奴才」

現在的古裝劇里,甭管哪朝哪代的太監,對著皇帝、后妃都自稱「奴才」,這事實上是錯誤的。

宦官自稱「奴才」,是從明朝才開始的。而到了清朝,只有滿族的臣子才能自稱為「奴才」,而漢族臣子只能自稱為「臣」。

所以說,那時候的「奴才」是比「臣」地位更高的。

小姐

此「小姐」,非彼「小姐」

在古裝劇里,甭管出身名門還是商人女兒,但凡家境有點好的女生,都會被稱為「小姐」。放在明清時期,這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要是故事背景設定在宋元時期,那就出大問題了!

在宋元時期,「小姐」是對地位低下的女子的稱呼,也有人說,「小姐」指的就是妓女。

「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趙翼《陔余叢考》

宋代著名文豪蘇軾大大也曾在《成伯席上贈所出妓川人楊姐》一詩中寫道:「坐來真箇好相宜,深注唇兒淺畫眉。須信楊家佳麗種,洛川自有浴妃池。

此外,在宋元時期,姬妾們也常常被稱為「小姐」。

信鴿

對不起,唐朝前的單子接不了

在古裝劇中,常常會有信鴿千里傳書的梗。江湖秘事,鴿子傳;前線戰報,鴿子傳;情書一封,鴿子傳……堪比如今的X豐快遞!

但列位看官注意了,中國的信鴿通訊,實際上是從唐朝的張九齡開始的。

「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新知書信往來,只以書信系在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日之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開元天寶遺事》

張九齡,乃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臣子。因此,所有在唐朝開元時期以前出現的飛鴿傳書情節,那都是扯淡!

古人很潮

ID:gurenhenchao

帶你看有趣的歷史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人很潮 的精彩文章:

在宋朝做一名段子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震驚!大才子司馬相如原名「狗子」,名將呂布麾下有個「好萌」!

TAG:古人很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