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病人?
怎樣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病人?
腦出血發病後2周為急性期。急性期第1周,特別是前3天,常常是關鍵時刻。據統計,約半數病人死於前3天內。所以急性期的搶救不容忽視。急性期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絕對卧床休息】
意識障礙不深的病人常因頭痛不適或對疾病的預後顧慮重重而煩躁不安,甚至躁動,使血壓持續增高,出血加重。對此類病人,除翻身外,必須絕對卧床休息,不可坐起。病人情緒應保持穩定,醫護人員應幫助病人解除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此外,應該盡量減少探視,更不能在病床前談論腦出血的嚴重性或家庭糾紛等瑣事。治療方面,可給予輕型鎮靜藥物如安定、魯米那等。強力鎮靜葯因可能影響意識,妨礙對病情的觀察,應慎用。
【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
出血後如腦壓不斷增高,即可形成腦疝,引起死亡。目前臨床常用的降低顱壓藥物有高滲透性晶體藥物和利尿藥物,如20%甘露醇和速尿。應當注意的是,連續使用脫水劑可使體液中大量的鉀、鈉、氯離子隨尿排出體外,造成人體內電解質紊亂。
為避免這一後果,應在每日做輸液中補充鉀、鈉、氯離子。同時,要放置冰袋或戴冰帽以降低腦組織的新陳代謝,還可在最初幾天應用適量的激素(如地塞米公)來減輕腦水腫。
【止血和防止再出血】
腦出血後,由於血管收縮及體內自身凝血機制的作用,很快形成血塊,堵住出血的破口而止血。但這種止血常因血塊溶解或血扭波動,再度破裂出血。因此,臨床上應採用相應措施防止再出血。常用藥物有止血敏、止血芳酸,對羥基苄胺、6-氨基己酸等。
【控制高血壓】
腦出血病人血壓常達200/100毫米汞柱以上,血壓持續增高能導致再次出血,因而需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使血壓逐漸下降到150~160/90~100毫米汞柱或下降到腦出血發病前的水平。常用降壓藥物有10%~25%硫酸鎂注射液,利血平等。神志清楚的病人可口服降壓藥物,如復方降壓片、降壓靈、尼莫地平等。降壓治療應根據當時的血壓並密切觀察用藥後的反應,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低,以免加重大腦和其他臟器的缺血、缺氧。
【預防併發症】
昏迷病人容易發生肺部感染、褥瘡、泌尿道感染。防止併發症主要在於加強護理。如定時翻身、捶背、吸氧、做好全身的清潔衛生等。如已出現感染,則需應
用抗生素治療。
【腦代謝活化劑】
根據病情需要,可以有選擇地使用胞二磷膽鹼、三磷酸腺苷、輔酶A、腦活素等。
【加強補充必要的營養】
腦出血後1~3日內可禁食,由靜脈補液及電解質。每日的液量不宜過多,一般在2000毫升左右。能進食後注意補充營養及電解質,維持酸鹼平衡。
其他:治療伴隨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等。有手術適應徵或有條件進行手術時應儘快手術,以清除顱內血腫和進行止血。
高血壓的哪些事微信號 sangaook高血壓的哪些事,醫生開辦的公眾號,免費提供三高防護,養生知識。還免費答疑,還等什麼,關注一下有驚喜!


TAG:高血壓的哪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