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十九講:腦癱術後康復訓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十九講:腦癱術後康復訓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徐本明談腦癱」欄目是徐主任結合自己三十多年來在腦癱康復治療中的經驗,用通俗的語言,定期為大家系統普及腦癱的治療、康復及相關知識,希望能為廣大腦癱患者及家長有所幫助。

第十九講

腦癱術後康復訓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小兒腦癱的特點是早期發育普遍遲緩,多數肌張力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發育落後於骨骼發育,如果康復不好,就容易發生肌腱攣縮和關節畸形等問題,只能依靠手術干預才能解決。

手術主要是解決肌張力高和肢體關節畸形的問題,術後運動功能改善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康復訓練。術後早期正確有效的康復訓練,能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出自身的運動潛能,提升精神狀態,恢複信心。堅持訓練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功能活躍,消化功能增強,新陳代謝加快,促進組織修復。同時,術後早期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有助於神經細胞儘快的恢復功能,防止肌肉萎縮,提高骨與肌肉的質量,改善運動功能。

術後康復訓練的方法要視手術類別、手術範圍、患者年齡及固定的方法而定。

1、矯形手術

下肢矯形手術多見,一般情況下膝、踝關節都會用石膏固定或支具制動。要求術後第二天即鼓勵患者做肌肉等長收縮運動(靜態肌力練習)和肢體末端的關節活動;術後3-7天可藉助輔助用具(助行器、拐杖、手杖等)下地站立,逐漸負重行走;4-6周拆除石膏後繼續進行正確姿勢、步態的功能訓練,必要時配戴矯形鞋或支具,維持手術後的療效。上肢術後訓練重點是訓練前臂的旋後運動,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屈運動及拇指對掌運動,逐漸提高手的靈活性及精細動作。

矯形術後患者拆除石膏或外固定支具後最好到正規康復科治療一個療程,待家長或本人掌握了正確的康復方法後可以回家堅持進行家庭康復,再定期到醫院複查。

2、SPR手術

腦癱SPR術後由於痙攣的解除,低肌力會表現出來,只有在增加肌力的情況下,運動功能才能得到明顯改善,增加肌力必須要經過艱苦的康復訓練。所以,小兒腦癱SPR手術前後的康復訓練都非常重要。

SPR術後第2-3開始,可用輕柔的動作按摩患兒雙下肢,被動活動足趾及踝關節,每次20-30分鐘,每日2次。同時可以開始進行靜態肌力練習;術後4-7天被動活動髖、膝、踝關節,同時在疼痛可忍受的範圍內練習伸腿、屈腿和翻身,每次10-20分鐘,每日2次;術後1-2周以被動輔助練習為主,主動活動為輔。術後3周可以練習端坐、跪立等,增加關節活動度及為培養良好的姿勢控制做準備;術後6周對患兒進行肌力、肌張力、關節活動度、運動姿勢四項指標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一般而言SPR術後2-3周是住在醫院,主要由醫護人員指導訓練,家長配合。出院後建議繼續到正規的康復專科醫院進行康復訓練,頭3個月非常重要。家長必須在住院期間學會基本的訓練方法,出院後再堅持家庭康復,定期到醫院檢查、評估,接受康復醫生的指導。

兒童腦癱患者,生長發育很快,術後如果不能堅持正確的康復訓練,複發率很高。手術只是為更好的康復打下基礎,持續的康復鍛煉才是改善運動功能的根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癱微創治療與康復 的精彩文章:

TAG:腦癱微創治療與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