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不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隻鹿,中國的歷史可能會改寫

要不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隻鹿,中國的歷史可能會改寫

永樂十三年(1415年)十一月。

就在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回國之後,

榜葛剌使者牽著一頭長頸鹿,

隨鄭和的腳步,

來朝覲永樂帝朱棣。

長頸鹿剛進南京,

老百姓就炸開鍋了:

「這玩意兒是什麼?」

「像馬又比馬頭上多了兩個角。」

「脖子也太長了……」

「這看著怎麼像傳說中的麒麟?」

朝廷上卻一片安靜,

大臣當然也想知道這頭長脖子花怪物是什麼,

但一向不高興就殺人的永樂帝朱棣半天陰著臉,

誰知道這榜葛剌使者等下是死還是受賞賜。

榜葛剌使者打破沉寂:

「啟稟陛下,

這是榜葛剌國王進貢給您的,

它叫麒麟,

它的角像你們的龍角,

它的花紋像你們的鳳紋,

它所到之處,

一定是有平和祥瑞降臨。

朱棣聽到最後一句,眼睛瞬間就發亮:

「榜葛剌進貢麒麟有功,

賞賜黃金萬兩……」

聽到皇帝發話賞賜,

大臣們終於放膽誇獎:

「恭喜皇上喜獲麒麟!

這是普天之下難得一見的祥瑞之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很快,民間老百姓也傳開了:

「榜葛剌真的進貢了麒麟,

皇帝高興極了。」

(榜葛刺進麒麟圖)

一見麒麟,朱棣真的高興壞了!

最能感受到他這激動的,

是畫師沈度。

麒麟一來,沈度就被下詔令:

即刻往皇宮,畫下進獻麒麟的場景。

沈度妙筆生花,幾個鍾就完成了畫作,

畫卷上:榜葛剌使者牽著麒麟,

完全就是剛剛榜葛剌使者入朝的樣子。

朱棣一看,非常滿意:

「好!真是太像了!

這幅畫叫什麼好呢?」

沈度說:「叫《瑞應麒麟頌》,

皇上覺得如何?」

朱棣笑了:「好一個瑞應!

就叫這個名字,來人,收好畫卷。」

(朱棣畫像)

那麼問題來了,

當年榜葛剌進貢麒麟,

朱棣一看為什麼那麼高興?

麒麟是什麼?

朱棣沒見過,誰都沒見過,

但誰都知道麒麟出現,

代表聖人當政治世,

代表君主仁慈祥和,

代表正太平盛世來臨。

千年難得一遇的麒麟,

偏偏就出現在朱棣統治期間的大明。

這個良機,朱棣當然要把握。

天下百姓誰人不知,

朱棣違抗父皇旨意,

用暴力把侄兒趕下朝,

自己謀朝篡位當上皇帝的。

血染了天下,踩著屍體上位登機。

空有皇位,大臣不服,百姓有怨,

這是殺人皇帝朱棣的心頭之患。

這麒麟一來,

朱棣正好順水推舟,

大肆宣揚麒麟的祥瑞之兆,

讓百姓堅信:

朱棣就是真正的天子,

他當朝主政,才會有太平盛世,

麒麟顯靈,老天的旨意,不可反抗。

趁著這人心籠絡的時期,

朱棣打破大臣之前的種種反對,

把帝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實現了自己的政治規劃。

(鄭和下西洋)

其實,榜葛剌進貢麒麟,

是鄭和下西洋的戰績。

1413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

他是帶著朱棣給的任務去的:

要構建大中華文化圈,

要發展海外貿易,

要宣揚我大明威德,

要招攬海外諸國稱藩納貢。

1415年7月,鄭和團隊歸國,

隨後11月,榜葛剌國使緊跟而來。

這次下西洋,效果簡直立竿見影,

小國進貢稱臣,

證明我大明光耀華夏,國富昌盛。

朱棣看到麒麟進貢,

就想看到榜葛剌國王示好,

彼時他剛剛謀朝篡位,

最需要人稱臣示好,

籠絡人心,證明自己是明君,

證明自己統治的天下很強大,

如此這般,正好成全了他這心愿,

能不高興嗎?

(進貢繪圖)

但榜葛剌國王並不知道朱棣這麼想,

他就知道朱棣一見麒麟就高興,

賞賜了許多金銀珠寶,

所以為了傍上大明的大腿,

1438年,榜葛剌國王又派使臣來進貢麒麟,

這一次,朱棣顯得非常平靜,

賞賜一點銀兩就把使者打發:

「告訴你們國王,

以後不用再進貢麒麟了!」

理由很簡單:

第一、那時大明已經定都北京,

而且朱棣已經不需要依靠麒麟,

向天下百姓證明自己就是明君。

第二、鄭和已經完成七次下西洋,

大明已經不缺進貢稱臣、

互通有無的藩國。

(朱棣畫像)

雖然後來榜葛剌無需在進貢麒麟,

但無論放在大明,

還是放在今天,

一提到這個故事,

作為華夏子孫,

自豪之情都會油然而生。

據說當年榜葛剌進貢麒麟,

也是費盡心機。

麒麟,就是產自非洲的長頸鹿。

索馬利語叫gifi,

也就是英文里的giraffe(長頸鹿)。

榜葛剌國王會選非洲的長頸鹿進貢大明,

是因為他知道中國人非常重視麒麟,

而長頸鹿長得非常像中國人描述的麒麟。

榜葛剌國王發現這個時,

瞬間就驚喜了,拍桌子決定:

「以後就進貢這個給大明了!」

不管隔著多少年回頭看,

榜葛剌國王取悅大明的樣子,

著實清晰。

小國才需要取悅大國,

國力昌盛才引來朝貢。

榜葛剌進麒麟,

就是大明昌盛的最好見證。

(南都繁會圖【局部】)*左右滑動可看圖

沒錯,朱棣是用武力奪取天下的,

但大明永樂年間是真的非常繁華。

大明的繁華《榜葛剌麒麟圖》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把大明的輝煌全局展現的是仇英的《南都繁會圖》。

這幅長卷常355厘米,寬44厘米,

畫卷從右到左,

從郊區農村田舍,

到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

最後落腳明故宮。

如果大明有航拍,

這幅畫就是航拍圖。

畫卷匯中到處都是街市、店鋪、人來人往,

做生意的、做外貿的、唱戲的、撐船的,

畫卷內共繪有1000多個職業、

身份不同的人物和109個商店的招幌牌匾,

仔細看畫卷,還可以發現,

我們今天追求的買洋貨,當年大明就有。

從這幅由秦淮河岸畫到大明皇宮的航拍圖,

我們看到大明百姓的滋潤生活,

看到大明的市井商業,

看到大明的民間風俗,

看到大明的宗教文化,

看到大明的交通運輸,

看到大明的繁榮昌盛。

(朱棣畫像)

活在當代,常常感恩,

沒有古代人的血淚奮鬥,

哪來這麼多民族自豪的故事?

活在當代,有時也遺憾,

這樣的光輝時刻,無法參與。

但沒有關係,

榜葛剌進麒麟雖然成為歷史,

但清代康熙年間有個叫陳璋的畫家,

臨摹了這幅明朝沈度的《瑞應麒麟頌》,

命名為《榜葛剌進麒麟圖》,

畫作比之原作,可以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如果你很忙,

如果你不想舟車勞頓,

如果你想在家門口就一睹國寶的風采,

那也沒關係。

KFC走遍全國,

幫我們收集遺落在時間長河裡的華夏瑰寶。

它們代表的不僅是一段歷史,

也是一種文化,

更是一種生活。

KFC進入中國市場30年以來,

一直都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

這一次,KFC不希望這些國寶沉睡在博物館和教科書里,

而是走入現代生活,

跟現代人對話。

抱著助力文化傳承的使命,

KFC聯合國家博物館,

在全國18個城市,推出以17件國寶為主題的「國寶耀中華主題餐廳」。

全國18間主題餐廳,

每間以一件國寶為主題展開創意設計。

福州店以《榜葛剌進麒麟圖》為主題,

南京店以《南都繁會圖》為主題,

成都店以擊鼓說唱陶俑為主題,

哈爾濱店以鄂倫春族圖為主題,

武漢店以曾侯乙青銅冰鑒為主題,

……

2018年,只要你走入KFC主題餐廳,

你將在東方傳統歷史氛圍中,

吃上KFC為你傾情進貢的美味。

2018年,你不僅可以享受KFC的美味,

還可以在顧盼間,

看國寶華美身姿,

聽國寶細說從前,

與國寶聊當年故事。

2018年,讓我們一起看KFC,

用現代有趣的方式,

真正把國寶帶進大家的生活,

讓國寶閃耀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KFC廈門主題餐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館文化 的精彩文章:

媽媽的保質期只有10年

TAG:國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