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信仰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8——信仰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

雖然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都是教徒,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科學和信仰仍然是兩回事。在他們眼裡,科學和信仰之間,是「你進我退」的關係,科學的光亮往前照一分,信仰之光就往後退一分。到了21世紀的今天,克隆技術似乎更是攻破了信仰的底線——專屬於神靈的造物能力。過去,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光 ;現在,人說「要有多利羊」,於是就有多利羊。

可就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在高科技實力世界第一的美國,牧師的數量和心理醫生一樣多。看來,現代人仍然需要源自遠古的心靈慰藉。

■尋找「信仰分子」的科學家

而且,在朝向信仰的道路上,還出現了一小群似乎不該出現的人——「神經神學」科學家!他們帶著科學儀器加入了尋找信仰的行列。2006年10月號的《新發現》雜誌介紹了「神經神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所謂的「信仰分子」——大腦神經傳遞中的血清素。血清素能產生多種錯覺,如幻覺、感知錯亂、感覺自己與周圍世界融為一體,等等。在神經生物學家看來,那些虔信者的神秘體驗,其實都來自「信仰分子」。血清素含量越高的人,越容易相信神靈的存在。

那麼,身心修鍊者禪定時感受到的與宇宙合為一體,又該如何解釋呢?神經生物學家紐伯格發現,這與大腦的一個區域——上頂葉皮層的活動有關。在禪定時,人的上頂葉皮層活動減退,由此導致對空間的感知發生扭曲,從而產生與宇宙合為一體的感覺。

看起來,人類似乎完全被設計好了要去獲得信仰,每個人生來就擁有一個喜歡製造「世上有神靈」這一感覺的大腦。當然,科學家知道自己的界限。他們只能肯定我們的大腦從化學構成、組織結構以及認知機制等方面,為人們接受信仰做好了準備。至於信仰本身是否真實存在,不該要求科學去回答。

■信仰,克服焦慮的良方

即使沒有加班加點、最後期限這樣的日常壓力,人們還是要面對一些基本的焦慮,所有人都無法逃脫,而信仰就在這時候挺身而出。法國人類學家、認知學專家阿特朗說:「歸根到底,信仰作用的是我們的情感部分。因為,諸如死亡、絕望等關係到存在之意義的問題,常常是理性無法解決的。在理性止步的地方,信仰接手這些問題,並努力提供答案。

確實如此,信仰有時候就是一個人處於人生的困境甚至絕境時的選擇。

對此,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的哲學博士王六二認為:「無論在什麼條件下,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更不用說是在人生的困境之中。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宗教產生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人很脆弱,很有限,只靠自己的力量無法面對絕境,所以,要靠神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會老,都會有生病的時候,都要面對死亡,這些人生的基本境況,決定了這種選擇一定會出現。

有信仰的人,往往比沒有信仰的人堅定,面對絕境時痛苦要小得多。信仰甚至可以使人越超絕境,以苦為樂,視死如歸。」

信仰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它可以緩衝因不能控制的生活事件,如死亡和嚴重的疾病而造成的巨大壓力。法國心理學家戴里夏解釋說:「一旦個體置身於一個隨時可能超出他的控制能力的消極情境中,他就會自動生成『控制幻覺』。這種幻覺讓他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外界,從而起到心理保護的作用。」

相反,如果個體長期置身於危險境地,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改變這種局面,他就會進入「抑制行動」的狀態。這種狀態對人體器官極其有害。按照生物學家夏普提耶的描述,此時,相關的器官和組織會處於生理警戒狀態,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等。若任由這種臨界狀態持續,人體器官就會迅速衰竭。

這就是許多疾病,比如胃潰瘍甚至某些癌症的成因。因長期的焦慮對人的生理健康非常不利,故在承受重大考驗或者危機時刻——哪怕完全是出於實用的考慮——「信點什麼」也是有好處的。

■信仰,從哪裡來?

對於敏於感受的人,信仰究竟採取什麼形式是次要的。禪修、皈依宗教、冥想,哪怕僅僅是內心的修為和堅持——靈性生活有很多可能性。

還有些人把目光投向古代先哲。老子、蘇格拉底,他們所講述的,真的已經離開我們很遠了嗎?也許不然。如果這些先哲活在今天的話,毫無疑問,他們會有最多的擁躉,會是最成功的暢銷書作家、電視明星。

德波頓,一個才子型的英國作家在《哲學的慰藉》(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一書中,做了一個精彩的演示,在哲學和現代人所需要的心理自助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我們可以藉助古典哲學家的智慧,更好地思考和指導今天的生活。

哲學書籍也許比許多許諾太多、也太輕易的心理自助書籍來得更有效。很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哲學所揭示的,更接近真理。心理自助書籍為我們描繪的生活,總是充滿著輕鬆歡快的調子。

但實際上,總有一部分生活是灰暗、乏味的,甚至不乏悲劇的意義——我們只能指望一個相對美好的生活。承認這一點需要很大的智慧。

■信仰,但不交出判斷力

信仰,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憑據,生活的目的感隨之而來,對死亡的憂慮變得可以承受。但也有人會說,在這些事情上找到確定無疑的答案,也意味著失去思考的自由。在極端的情況下,信仰不僅不能幫到它的信奉者,反而適得其反。僅僅囿於信仰所給予的「對」或「錯」,去接受一種自己不能左右的盲目力量,人的視野會縮小到可憐的地步,最後,整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就只剩下一個虛無縹緲的主。

在信仰的篤定和偏執之間,距離其實並不遙遠。阿特朗就曾這樣談及信仰:「所有信仰向人們描繪的都是一個違背直覺感知的世界。信仰的皈依者必須扭曲自己對外部世界的直覺認識,才能適應信仰所宣稱的難以置信的世界觀。」

所以,需要一種平衡。信仰給生活帶來方向和力量,但不是全部。你仍然需要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清楚正在作出的選擇。在一個諸神並立的時代,任何一種信仰也不能宣稱能夠消解生活的全部複雜性。

信仰者所要面對的生活,仍然會帶著兩難選擇的色彩。這是人必然要承受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說,你本身就是精美的樂器,你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熟悉自己的樂師,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怎麼彈才是最美妙的。

信仰帶給人歸屬感

在人類早期的小群體生活中,一個人如果離群索居,那等待他/她的就只有死亡,而被所在的共同體排斥和孤立,就是一個人所能面對的最殘忍的懲罰。人類歷史演進到個人主義盛行的今天,這種心理歸屬的需要仍然存在。信仰可以幫助人們產生依附於一個更大群體的感覺。對社會組織的歸屬感能給人帶來安慰,降低人的焦慮。歸屬和認同的需要幾乎是人的本能。

曾奇峰:適應性將會替代信仰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統治

曾奇峰,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辦人

《心理月刊》:作為心理學家,您怎樣看待信仰?

■曾奇峰:信仰是將一些已經存在的、別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裝進自己的腦袋裡。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自己探索過程中的焦慮、恐懼和時間的浪費,或者說可以起到較少和避免內心衝突的作用。壞處也顯而易見:它扼殺了個人的經驗和創造性,並且容易導致思想和政治上的專制。

從心理學上說,信仰是人的整個內心世界的一部分。在相當程度上,它統攝其他心理活動。但是,它的統攝比較「形而上」、比較遠離人的生物學本性,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感或者說適應性將會替代信仰對人的精神世界的統治。事實上,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

您能比較一下信仰和心理諮詢嗎?

■相對於信仰而言,心理諮詢比較「形而下」,它關注的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跟現實的和諧與不和諧,或者說關心的是一個人的世俗生活。再具體一點說,心理諮詢不涉及信仰問題,除非這個人信仰的是舉世公認的邪教。心理治療師會尊重一個人的信仰,不會用自己的信仰影響來訪者。

如何避免讓信仰陷入偏執呢?

■判斷一個人是有著正常的信仰還是已經走向偏執,關鍵是看他/她的現實功能。如果這個人在有信仰的同時能夠處理或更好地處理日常生活事件、和諧地與他人相處、言行與現實環境協調,那就是信仰得比較健康。

但是,如果在所謂信仰的狀態下,這個人喪失了處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不能與周圍人和諧相處、言行嚴重違背現實要求,那他/她的信仰方式就是病理性的或者說偏執的。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這裡說的不是信仰本身的對與錯、好與壞,而是信仰方式的問題。舉例來說,不同的人信仰相同的東西,有人信得很健康,也有人信得很不健康。

徐鈞:我贊成信仰多元的觀點

徐鈞,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督導,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心理月刊》:信仰與心理諮詢有關聯嗎?

■徐鈞:有一定關聯。

西方的天主教傳統中有一個「告解儀式」:教徒在密閉的小房間里,向神甫懺悔自己的罪過。而神甫會代表上帝接納他,幫他卸掉心理的負擔。而現在心理諮詢中,受過專業訓練的諮詢師取代了神甫的位置。

東方的宗教與西方不同,有更多心理調整的技巧。傳統佛教認為,人可以通過自我調整獲得積極的改變。佛教要回答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人為什麼煩惱?」在佛教看來,這是因為「我執」,就是希望事事如自己所願。而世間事,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就帶給人無盡的煩惱。所以,重要的是改變「事事如願」這個觀念,也就是佛教所謂的「放下執著」。

佛教的這種理念跟當代的心理學很接近。自體心理學(當代精神分析的一個分支)認為,人在嬰兒期都有一種自戀的幻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人成熟之後,這一幻想就會減弱,但在內心深處還存在兒時的自戀幻想,從而引發出煩惱和痛苦。

那麼,心理諮詢中可能借鑒佛教的資源嗎?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佛教方法必須經過謹慎的改良後,才能用於臨床治療。我的同行李孟潮曾經寫信給阿里伯特.艾里斯A.Ellis,認知行為療法大師,理情行為療法創始人),問他東方思想中哪種最接近認知行為療法。艾里斯的回答是佛教。這也反映了現在國際心理學界的一種趨勢:將佛教的「正念」、「內觀」運用到心理治療中。

我自己也利用過 「正念」來治療暴食症。所謂正念,就是「了了分明所做何事」,用白話說,就是在做事說話的同時對自己有清晰的自我意識。

我有時會鼓勵暴食症病人可以不減少暴食行為,但要帶有正念的去吃:每吃一口食物要咀嚼50下,要仔細感受食物經過喉管、進入胃部,感受食物帶給胃部的溫暖。一般2周後,來訪者的暴食行為就會減少。

信仰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嗎?

■我贊成信仰多元的觀點。只要一種信仰能促進一個人明辨是非,適應現實生活,感受生命的意義,對他來說就是健康的信仰,是一種心理支持。如果所選擇的信仰與自身並不適合,就可能引發一些問題,例如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可能會利用信仰作為防衛來拒絕治療。因此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需要。但總體上,那些傳統的、不極端的信仰,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可能有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延伸 的精彩文章:

群賢畢至,中國大學的巔峰!

TAG: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