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屋柴門樹打頭

老屋柴門樹打頭

當下,一個比較火的詩人是老樹。他的詩自然淡泊,有點打油詩的味道,骨子裡卻透著濃濃的文人情懷。「有個平然情懷,有個花開陽台,有隻肥貓相伴,我就坐著發獃。」諸如此類的詩句,讓人眼前似乎有了一幅圖畫,主人公就是那個慵懶的主角。

據說,老樹是個非常隨意自在的老師,在沒上他的課之前只是坊間傳說老樹是個很有個性的老師,他不會準時來上課,經常課就莫名其妙取消了,哪天發現來的同學不多就賭氣直接走了,也會講著講著就出去抽煙了,特別隨心隨性的一個老師。他曾經說過他理想大學生的狀態是大家都去山裡,沒有桌椅,一人挖一個坑,在裡頭蹲著。每天都論道,論著論著就散了,有的就畢業了,雲遊去了,不知何所至。

老樹的詩,其實和這個清朝詩人的詩非常相似。這位詩人叫宋湘,被稱為「嶺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傳》中稱「粵詩惟湘為巨」,也就是說他是粵詩的中流砥柱。不僅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還是政聲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貧寒,受家庭影響勤奮讀書,年輕時便在詩及楹聯創作中展露頭角。

不信,看看這首《憶少年》。

老屋柴門樹打頭,

青山屋後水自流。

受書十日九逃學,

恨不先生命牧牛。

言語自然淺易,感覺如在目前。老屋、柴門、古樹、青山、綠水、茅屋,上了十天學,有九天是逃學在外,恨不能先生叫我去放牛。由是觀之,古往今來,初始上學的孩子,何嘗不是一樣的心態?

不只是這些詩充滿了生活情趣,還有很多是直接討論如何寫詩作詩的。

《說詩》

三百詩人豈有詩,都成絕唱沁心脾。

今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流派是誰。

塗脂傳粉畫長眉,按拍循腔疾復遲。

學過邯鄲多少步,可憐挨戶賣歌兒。

這兩首講的是,寫詩要追本溯源,不能邯鄲學步,亦步亦趨,更不能只關注當下的支流,講究門派之別,而忽略了詩歌真正的本原。

宋湘的簡歷,可謂按部就班。他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考取秀才,乾隆51年(1786年)中解元,嘉慶4年(1799年)中進士,嘉慶五年(1800年)還鄉,主講惠州豐湖書院,嘉慶十年(1805年)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十二年(1807年)欽點丁卯科四川鄉試正考官;嘉慶十三年(1808年)任戊辰貴州鄉試正考官;後到嘉慶十八年這段時間,歷任文淵閣校理、教習庶吉士等職。清道光五年(1825年)七十歲,遷升湖北督糧道。道光六年(1826年)七十一歲卒於武漢湖北觀察署任上。

《說詩》

池塘春草妙難尋,泥落空梁苦用心。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絲豪竹在知音。

文章妙絕有邱遲,一紙書中百首詩。

正在將軍旗鼓處,忽然花雜草長時。

詩詞的世界是什麼?就如這最後一句,在將軍的旗鼓聲中,依然是草長鶯飛,雜花生樹……那些池塘春草的夢境,都在絲竹之聲的悠揚里了。

就是這位喜歡吟風弄月的詩人,在為官期間,關心民瘼,積極用世,政績斐然,為當地百姓所稱頌。道光《雲南通志?循吏傳》:「(湘)明於決獄,凡農桑學校,靡不儘力勸戒。」《新纂雲南通志?宋湘傳》:「才氣豪邁,工書能文,詩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筆立就,時稱『真才子』。歷官皆著政績,而獎掖後進,成就尤多。至今士林傳其遺事,以為美談。」宋湘為官清廉,體恤民間疾苦,所得薪俸多用於為民謀福利,道光6年逝於湖北督糧道任所時,家徒四壁,存銀無幾,惟詩文墨寶頗豐。

《說詩》

讀書萬卷真須破,念佛千聲好是空。

多少英雄齊下淚,一生纏死筆頭中。

宋湘寫詩推崇「作詩不用法」,反對摹擬,追求的是神遇而不是形似。「文中騏驥」的美譽,絕不是浪得虛名。如果不能參透讀破,讀再多的書,又有什麼意義呢?宋湘的發問,至今依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字文書法 的精彩文章:

百川論道 妙道
翦水成花片片奇

TAG:千字文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