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終究是比拼「人」的事業

教育,終究是比拼「人」的事業

教育,終究是比拼「人」的事業

沈麗新

近日有教育工作者撰文稱,一位農村學校的校長把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大都歸咎於教學條件落後。作者認為,教學條件落後當然制約著學校發展,但教學設施先進了,教育質量也未必就會提高,歸根結底還是在於人。

同意。

教育終究是比拼「人」的事業。條件最艱難的西南聯大,培養了多少棟樑之才?獲得美國「年度教師」美譽的雷夫·艾斯奎斯一直在貧民區簡陋的教室里工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甚至,很多家長在使勁各種解數為孩子擇校後,仍然為「不能擇班」而憂心忡忡。因為,在家長心裡也都知道孩子真實面對的教師「這個人」,比學校的教學條件要重要多了。教學條件自身並不能夠直接對學生發生教育作用,教師才是影響教育的重要原因。

在很多地區,「教學條件好」的學校與「教學條件不好」的學校的師資力量,已漸漸接近。尤其是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同樣接受過高等教育,同樣有著合格的教師資格證。這些教師剛入職時的起點相差有限,而五年、十年後,他們各自所在學校的教學質量如果相差甚遠,這中間自然不排除學生的家庭因素,但教學質量持續比較差的學校和教師不妨可以反省並追問一下:我們是否已經盡最大努力?

本人曾在農村學校工作過十二年。1996年,本市小學開設英語課。第一批小學英語教師幾乎全都是我們當年的同班同學,這些同學,有的在教學條件比較好的市區學校,大多數像我一樣在教學條件比較差的農村小學。直到2002年,小學英語才開始納入與語文、數學一樣地位的考試科目。同年,第一次小學英語全市統一測試過後,很多當年的老同學開始沮喪:「我們學校不重視英語學科,我們學校只有錄音機沒有多媒體設備……所以我們學校沒考好。」我所在的學校,尤其是我執教的年級,在全市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我在大學時候,並不是英語成績最好的那一撥學生,我所在的學校也是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小學。我和我們學校在統測中獲得的好成績,是因為我從1996年全校只有我一個人執教8個班英語的時候,就認真把英語學科當作主課那樣去教:每天充分準備認真上課,每天布置聽說讀寫作業,每學期組織一次英語節活動,給每個新學英語的年級的學生家長發「告家長書」陳述小學英語的重要性,每學期末組織極其規範的考試,每年做好中小學銜接工作(去中學聽課、請中學老師來聽課)……不是因為領導對我強調「英語學科現在開始很重要」才去重視我的工作,而是一開始我就非常看重英語學科的意義,努力想去教好學生。在全市「小學生七項素質全能比賽」中,我校選派的 3位小選手獲團體一等獎第一名,在「英語誦讀」這一項單科中全部獲得「優勝獎」(分七項單科比賽,每項前20名獲「優勝獎」)。在全市「英語聽說讀寫比賽」中,我校派出的3位學生分別獲第3、第5和第六名的好成績(全市準備選拔30名學生參加大市級比賽,後因「非典」而取消比賽)。之後陸續加盟我校的英語教師,也在當時獲得了非常好的個人成果和教學成績,我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獲得當時教研員的一再褒獎。

教學條件落後,是教師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之一。教學條件好的學校,教師也有其他困難。在有困難的時候,教師應該努力去解決問題,爭取獲得最大程度上的突破與成功。而不是一味地把責任都推諉給困難,推卸自己的責任。這不該是一個心智成熟的職場人應有的心態,更不應該是一個教師向學生示範的態度。

2018/1/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麗新教育現場 的精彩文章:

TAG:沈麗新教育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