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壓歲錢有關的「潛規則」
文|壹姐兒
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激動不激動?欣喜不欣喜?盼望不盼望?
當我興高采烈地問90後美女同事這句話時,她沒好氣地白了我一眼:有壓歲錢收的小孩子才激動,都到了給壓歲錢的年紀了,又是只出不進,有什麼可盼望的?
說的也是啊,成年人過春節,都是在背負各種算不清賬的人情官司,光是想想自己的荷包都覺得肉疼。
尤其是在春節必備的項目「壓歲錢」上。
其實,古人發明壓歲錢,就是為了討個吉利。傳說古時候有種叫「祟」的小妖,常常在大年三十晚上出來嚇唬小孩,只要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壓8枚銅錢,就能壓住邪祟。
那個時候的8枚銅錢,按實際購買力換算的話,也就合現在的人民幣8毛錢。
可現在就不一樣了。給小輩的壓歲錢紅包是一年比一年鼓,給孩子討吉利的意思雖然也還在,但更多地已經變成了成年人之間的人情角力。
給誰不給誰?給多少?什麼時候給?規矩有哪些?
不過,這種攀比和角力,倒是讓孩子們「漁翁得利」了。當然啦,前提是父母們不會以「代管」為由,行「侵吞」之實。
壹姐兒問了身邊好幾個朋友,說起這個話題來都是滔滔不絕,而且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原來關於壓歲錢,還有這麼多不同的「潛規則」。
關於壓歲錢,不知道你家是不是也有一些特別的規矩?你在給(收)壓歲錢時,有沒有遇到過一些心很累的尷尬事?
@LN(29歲 廣告公司文案 )
「我從10歲開始就沒再收過壓歲錢」
在我家,壓歲錢已經失傳了。
我記得以前過年時,還是曾有過給孩子壓歲錢規矩的,但某一年全家老小聚在一起閑聊時,大人們說到壓歲錢,都覺得給來給去都一樣,就說好了索性都不給……
那年我剛10歲。大人們連問都沒問過我們小孩,就這樣拍板定了新規矩,從此我痛失了收壓歲錢的快樂。
也是為了彌補我的這份小遺憾,現在我賺錢了,除了給長輩,也會給我同輩哥哥姐姐的孩子。
@王辰( 20歲 程序員)
「我媽沒帶夠錢,拿我的紅包補給別人」
記得每次收完壓歲錢後,我都屁顛屁顛地交到我媽手裡,我媽會問我,這家那家都給了多少(媽媽那輩兄弟姐妹們比較多),她好盤算給對方的孩子多少。
大多時候,我媽給對方孩子多一些,她說這樣顯得大方點,但有時候過於大方,就會出現沒帶夠錢的尷尬。
結果,只能從別人給我的紅包里抽了……
@陳靜(26歲 在讀研究生)
「堂妹今年要給我壓歲錢了」
在我們家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還沒工作賺錢,就不用給壓歲錢,還可以收壓歲錢。
我現在研二,這兩年過年,我都是收壓歲錢的孩子里年齡最大的那個。
最尷尬的是,我一個跟我年齡很接近的堂妹,去年本科畢業後工作了,按照規矩,她今年還要給我發壓歲錢……
@蓓蓓( 36歲 幼師)
「倆娃,總拿別人雙份實在過意不去」
我有兩個孩子,所以別人都會給我們兩份壓歲錢。如果對方家也是兩個孩子的話還好,要是只有一個,我就會頭疼,這個人情怎麼還?
我朋友家就是獨生子,他們一家每年大年初六會來我家串門。
於是,幾乎每年都會上演的戲碼就是,我使勁給對方孩子塞兩倍壓歲錢,對方不要,像打架一樣推搡半天。
實在沒辦法的話,我就只能在其他節假日里,想辦法給對方買些好吃好玩的當作還禮送回去,要不然心理實在過意不去。
@羋佳( 28歲 室內設計師)
「要掏壓歲錢不說,還得被逼婚」
我表妹已經結婚了,孩子也都兩歲了,但我媽疼她,每次都給她一份壓歲錢,給她的孩子一份。
我就很尷尬了,雖然我比我表妹大兩歲,但我還沒有結婚啊!當然,我舅媽(表妹的媽媽)也會想著要給我一份。
有一次,舅媽要給我壓歲錢,我媽擋在前面,一直推辭說,「給什麼啊,這孩子現在薪水高,等她有了娃再說!倒是她該給你家小孩子一份。」
我只好默默地從口袋裡掏出了錢。
算起來,我們一家出了三份壓歲錢不說,還被我媽當作催婚的理由——「快找個對象吧,讓你舅媽給壓歲錢也有個由頭!」
我……
@趙晶( 33歲 特殊教育老師)
「我家壓歲錢從來不湊整」
我們家這邊一般給壓歲錢喜歡帶6或8的數字,比如160、180這種,不湊整,說是圖吉利。
所以,每次給壓歲錢之前,都會出現大家聚在一起換半天零錢的情景……
@派大星( 35歲 動畫設計師)
「我嘴上說不用,心裡其實偷著樂」
我感覺我家人都是戲精附體哇。
首先說我,我小時候每次過年都會很高興地去給長輩拜年,因為可以得壓歲錢嘛。
每次我都裝作很害羞的樣子,半推半搡假裝拒絕,嘴上說著「不用啦,不用啦」,一直到最後,紅包被硬塞到我手裡,我就會在心裡偷著樂。
我每次假裝拒絕,親戚們總說,「快收著吧,再不收明年就不發啦!」
然而,下一年繼續,哈哈。
@王楠( 30歲 鋼琴老師)
「為避免尷尬,我們取消了家庭聚會」
我表姐結婚五年,一直沒懷上孩子。除了她,我們親戚間同輩的人都有了小孩。
所以,每年過年的家庭聚會,我們互相給對方孩子壓歲錢,就變得有點小尷尬了。
關鍵是,家裡那麼多孩子,她只出不進,我們也都過意不去,又怕她觸景傷情,後來我們就乾脆連家庭聚會也取消了。
這幾年一到春節,她都會安排「海外游」,也是遠遠地避開了。
@張憶( 32歲 記者)
「最怕自己發的紅包給少了」
這其實不算我們家的規矩,算是我個人的「潛規則」吧。
通常我給家裡的小輩壓歲錢,會根據我和他們父母之間關係的親疏遠近來確定,給誰多,給誰少,都不一樣。
當然了,最尷尬的事情就是同時交換紅包,結果打開一看,別人給我家孩子的,比我給人家孩子的多。
所以,為了儘可能地避免這種情況,我每次都會抻到最後,等別人實在扛不住了先給之後,我再找機會偷偷看一眼究竟給了多少,要麼我也給一樣的,要麼再多裝一張百元鈔。
@白曉蓉( 27歲 HR)
「我的紅包很鼓,裡面是很多10元鈔」
我們家這邊給壓歲錢,一定要給新鈔票,最好還能連號。所以,一到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銀行換新鈔,去晚了還換不上。
有一年,我去銀行換鈔的時候,百元新票都已經被換完了,我只好換了一大堆10塊的,結果包出來的紅包都好鼓啊。
過後我才想,這樣會不會讓別人在收到紅包的那一瞬間有所誤解……
@凱麗( 31歲 會計)
「我家給壓歲錢都要加價20%」
我們老家給壓歲錢有個規矩,就是互相給對方孩子壓歲錢時,後給的那個,要在先給的那個金額基礎上加20%。
比如,要是對方給我家孩子500元的壓歲錢,我就得還對方600元的壓歲錢。
真不知道這個規矩是怎麼來的,搞得每年給壓歲錢心裡壓力都很大。
搶著給吧,就擔心別人覺得你想少給多賺,要佔人便宜似的,可要總是等著別人先給吧,自己就得每次都多出血。
又要到發壓歲錢的日子了,愁人。
@楊潔( 33歲 媒體人)
「第一次給壓歲錢來得猝不及防」
剛畢業那年的春節,我和爸媽去海南玩,我爸的朋友來找我們聚會時,帶了個6歲的小孫子。
那是我第一次見這個小孩子,但因為在春節期間,按規矩,我已經工作了,就得給小輩壓歲錢。
我當時都沒反應過來,還是我媽提醒的我。
於是,我的第一次就這樣猝不及防地貢獻給了一個從那之後再沒見過面的小孩。
@曉麗( 35歲 護士)
「最懷念給姥姥姥爺磕響頭領紅包」
我小時候每年春節都盼著到姥姥家過。
那個時候,我姥姥姥爺還在世,年三十晚上,我們小輩(其實就只有我和我表姐)都要在兩老面前磕頭,然後就等著他們派紅包。
我姐每次磕頭都是點到為止,就我是懷著收壓歲錢的滿心喜悅,把頭磕得砰砰作響。
現在想想,還真是很懷念那個時候啊。
後來,姥姥姥爺去世了,我們家親戚過年就沒再這麼熱鬧地聚過了。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2歲被診斷為自閉症,5歲展露繪畫天分,因為她媽媽說永不放棄
TAG:壹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