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真正的空城計:和諸葛亮無關

歷史上真正的空城計:和諸葛亮無關

《空城計》的故事人們非常熟悉。《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繪聲繪色地描寫過諸葛亮的智慧和膽略。不過,《三國演義》是小說家的因文生事,在正史中並無記載。雖然在諸葛亮傳的備註中引「郭沖三事」提到相似的情節,但認為「此舉引皆虛」。之所以數百年來,人們始終津津樂道,願意相信此是真實的。這是因為諸葛亮使用的「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空城計,乃兵家智慧:「兵貴尚詐」,很夠刺激。

諸葛亮的《空城計》並非實事,但歷史上確實有人用過空城計。南北朝時,宋朝與北魏交戰中,宋朝的濟南太守蕭承之就擺過空城計 。《資治通鑒·宋紀三》記得很明白,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魏兵攻濟南,濟南太守武進蕭承之帥數百人拒之。魏眾大集,承 之使偃兵,開城門。眾曰:『賊眾我寡,奈何輕敵之甚!』承之曰:『今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唯當見強以待之耳。』魏人疑有伏兵,遂引去。」北魏大軍兵臨城下,城內數百人怎能抗拒?太守蕭承之就使出「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空城計,使敵兵生疑,終而退去。

張守珪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冬,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其時城破兵少,張守珪帶領兵士們日夜修城,以防吐蕃入侵。豈知城牆尚未完全修好,吐蕃大軍便突然而至,城中兵士相顧失色。張守珪則沉著冷靜,一面安撫軍心,一面對大家說:「彼眾我寡,城牆又不完善,不可以與之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他就在城上置酒作樂,神情安然。吐蕃見其如此表現,懷疑必有防備,不敢攻城而轉身退走。張守珪見其兵退,便集中城內兵力追而擊之,吐蕃軍前後難顧,大敗退走。

解析人生-關注生活

健康陪伴-軼聞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質雲優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中國近代女飛行員

TAG:品質雲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