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世凱果真是「竊國大盜」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袁世凱果真是「竊國大盜」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袁林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境內的太平庄,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的墓地所在。袁世凱身後的評價長期以來以負面評價為主流,這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和意識形態的影響。而影響最大的當屬《竊國大盜袁世凱》,該書稱袁世凱為「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種政治結晶,一個集中的黑暗影」「是各帝國主義在華的總工具」。之後,袁世凱作為「竊國大盜」的形象被廣泛出現於各種歷史教育和政治宣傳的場合,深入人心。20世紀80年代以後,更是對袁世凱全盤否定。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首先是戊戌告密。光緒帝重用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派實行戊戌變法,與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成水火。康有為等人得到光緒帝「朕位且不能保「的密詔,深感局勢緊迫,於是鋌而走險,而這一任務則被維新派委託在袁世凱身上,並脅迫袁世凱動員其新建陸軍來實施維新派的計劃。慈禧太后臨朝訓政,罷斥康有為等維新派,戊戌變法告以失敗,史稱「戊戌政變」。以前都認為,袁世凱回到天津向榮祿告密才導致了慈禧發動政變,但並不屬實。慈禧發動政變與袁世凱告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袁世凱告密導致的結果是慈禧下令逮捕了我們所追捧的康梁諸人,並誅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囚禁光緒帝於瀛台。事實上,袁世凱深知用新建陸軍來「圍園劫太后」無異於以卵擊石,而且是大逆不道之罪,他的告密完全是出於權衡局勢下的自保之舉。

其次:創建民國。1911年10月10日清政府新軍陸軍第八鎮兵變,引爆武昌起義,載灃見中外一致認為「非袁不能收拾局面」,只好任袁世凱為湖廣總督,派其南下鎮壓起義。革命黨人也認為袁世凱是能領導中國的政治領袖,於是在南方獨立各省 「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來歸」。根據當時的形勢,袁世凱無疑將當選民國首任總統。這樣的結果是同盟會不願接受的,12月29日,同盟會連夜赴南京召集代表開會,提出成立政府,並選出孫中山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致電袁世凱,解釋原因稱,東南各省久缺統一機關,行動困難,總統之職只是暫時擔任。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國成立,孫文就任。當時革命黨節節敗退,武漢三鎮已被袁世凱北洋軍攻下兩鎮。1月18日,孫中山以提出《五條要約》的方式向袁世凱攤牌,企圖做實南京臨時政府。這不但令袁世凱極其尷尬和不滿,也讓議和全權代表伍廷芳盡失顏面。袁世凱認為,如果清帝退位後各國不能及時承認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又不能統一中國,中國便成無政府狀態,這樣就無法維持秩序,對付外人。期間,孫中山向日本借款,以籌備戰事,但未能成功。為了結束南北對立,1月25日,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2月12日,袁世凱逼清帝遜位,下詔袁世凱組建中華民國,10月6日,國會選舉袁世凱為第一任大總統。我在想,這怎麼還就和「竊國大盜」扯上關係呢?就因為我們是情感所屬嗎?

第三:宋教仁案。1913年2月,依據臨時約法,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按約法精神應由該黨理事長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卻在上海遇刺身亡。革命黨人認為袁世凱是事件的幕後黑手,袁世凱予以否認;當時之證據又指向時任國務總理趙秉鈞涉嫌教唆殺人,而宋案兇手武士英則是共進社成員,屬國民黨陣營。宋教仁案成為歷史之謎。

第四:《二十一條》。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歐美各國無暇東顧之際,向袁世凱提出了《二十一條》之要求,並逼迫北洋政府承認日本取代德國在華的一切特權。5月1日中國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堅持自己的立場,於是日本政府刪削了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要求。1915年5月6日,袁世凱在《大總統袁世凱致各省電》中稱:「……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可讓與或租於他國、聘用日本顧問、中日合辦警察、軍械等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點』。但應盡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權利。」日本政府終於惱羞成怒於5月7日向袁世凱政府發出最後通牒, 限5月9日午後六時前答覆,否則將執行必要之手段。5月8日袁世凱召集政府要員開會,袁世凱認為日本已收回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條款,已非亡國條件,為避免開戰,所以接受日本條件。他說:「我國國力未充,目前尚難以兵戎相見。故權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後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恥辱!經此大難之後,大家務必認此次接受日本要求為奇恥大辱,本卧薪嘗膽之精神,做奮發有為之事業。舉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力求刷新,預定計劃,定年限,下決心,群策群力,期達目的……希望『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在日本的脅迫下,袁世凱政府於1915年5月9日回應了日方的最後通牒,史稱五九國恥。與《二十一條》原案比較,中國損失相較於原案已減小到最低程度。在東亞地區因歐戰爆發而陷入國際權力真空之際,面對日本一國獨強的巨大壓力,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袁世凱竭力維護國家利益,實已盡最大之努力,並爭回了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沒有讓日本把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胡適稱《二十一條》的談判是弱國外交的勝利,並評價說:「吾國此次對日交涉,可謂知己知彼,既知持重,又能有所不撓,能柔也能剛,此乃歷來外交史所未見」。

最後:袁世凱稱帝。1915年12月,在國會、高校、民眾請願團、籌安會和各省國民代表的推戴下,準備建立君主立憲制。袁世凱多次揖讓,最終接受皇帝之尊號,準備成立中華帝國。然而,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鍔和唐繼堯在雲南宣布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州、廣西相繼響應。3月份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企圖依靠段祺瑞團結北洋勢力,壓制南方起義力量,但起義各省並沒有停止軍事行動。5月下旬袁世凱憂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市。直至袁世凱對內宣布取消帝制帝號都未正式登基,年號洪憲僅在內部流傳,對外仍稱民國,故袁世凱還是民國大總統。儘管事實上沒當成皇帝,而稱帝這個事兒,卻一直飽受詬病!成為其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事實上,袁世凱是一位擅長權術的人,同時也是一位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對中國的近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比如:1、軍事方面,袁世凱藝權均通,有任事之才、治軍之能,實為清朝一務實幹練的能臣,黃興曾致書袁世凱,視袁世凱為「中國之華盛頓」;2、經濟方面,袁世凱對工業、農業、商業三者並重發展,甚為得策,尤其對中國的工業化有很大貢獻。他出面籌錢,督修了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3、教育方面,袁世凱興學重教,主張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校,積極倡導學子留洋。在他的努力下,中國沿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在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也要推廣全部免費的新式學校;4、政治方面,袁世凱在政治層面的成果體現在清末政體、官制改革、近代法律、地方自治、維護領土完整等方面。袁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推進也起了積極的作用,袁世凱在晚清時期高舉「立憲」大旗,幾乎是孤軍奮戰請求立憲,對晚清憲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5、禁毒禁賭方面,清末的煙館是重要的社交場所,風氣敗壞,袁世凱在1907年5月19日上奏的《預籌革除鴉片折》中表示:「鴉片之害,荼毒生靈,虛糜金銀,不可勝計,實為中國貧弱之源」;6、捍衛領土方面,袁世凱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時,竭力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了國家的整體利益。

其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他的歷史局限性,任何人都有他的小私心,任何人都有他的小算盤,任何人都有他身不由己的時候。袁世凱是愛國的,也為國家作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全盤否定、太過苛求古人而已。給他一個公平公正的評價,還歷史一個真實的袁世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小文社 的精彩文章:

慈禧為什麼那麼讓人厭惡和唾棄了?
歷史上的岳飛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TAG:山川小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