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末李自成失敗最大原因是……

明末李自成失敗最大原因是……

明末李自成農民軍起義軍號稱百萬,佔領北京城,建立大順政權,在當時似乎最有可能問鼎天下。

結果卻迅速兵敗清軍,最後李自成竟身死村寨的地主武裝。就我個人而言,失敗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李自成一直對明朝的知識分子採用拒絕排斥態度。崇禎十三年李自成攻入河南後,政策才開始轉變,吸收少量知識分子,但始終拒絕高級知識分子。例如像李自成招募的牛金星等人,都是眼界狹窄,缺乏對全國形勢的把控和判斷其走向趨勢的能力。李自成用他們制定的策略,自然會出現重大偏差與失誤,走向敗亡。具體而言,主要原因是兩點。

第一、排斥知識分子

崇禎二年,明朝下令裁減驛站經費,李自成當時無奈只好失業回家務農。第二年災荒嚴重,陝西米脂饑民到處逃亡,農民起義軍烽煙四起。李自成見此情況也選擇了帶領本村饑民參加農民起義軍,踏上戰爭的征程,成為一位傑出的農民領袖。我猜測可能是因為在明朝擔任驛站的官員時,經受知識分子官員的欺詐比較多,一直對知識分子持拒絕態度。據歷史記載,在攻入河南之前,根本沒有出現李自成招募知識分子的情況。一直到崇禎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率軍攻入河南靈寶,新安等地,才開始有底層失意的知識分子來投奔,其中最出名的是牛金星。李自成大軍發展越來越迅速,但李自成始終沒有制定招募知識分子的政策。李自成一直拒絕吸納知識分子,甚至在跟明朝軍隊作戰時,為了發泄心中之恨,殺掉了很多的知識分子。這將知識分子推向明朝的陣營,對農民軍的戰鬥形勢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後來李自成帶兵攻進北京城,崇禎帝弔死後,依舊沒有接受知識分子進入自己的高級決策班底。李自成甚至規定大順政權的知識分子必須接受農民軍武將的節制。這導致那些對天下大勢有清醒認識的高級知識分子紛紛離心離德。其中在北京投降農民軍的官員很多後來投降了清朝,為清朝剿滅農民軍和南明政權武裝,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第二、李自成手下的謀士眼界太窄,缺乏戰略眼光

李自成在面對戰爭形勢的選擇時偏向於一直跟隨自己左右的農民軍將領,其次是依靠最早投奔自己的底層知識分子。其中最著名的李岩,據說是子虛烏有的人物,即便有這個人,也只是底層舉人出身。還有牛金星,不過是因為官司纏身,無奈才投奔李自成。後來當到李自成班底的丞相職位,但頒布政策時,依然選擇用卜卦算命。這些謀臣讓李自成佔領北京後,低估清軍的實力,還逼迫吳三桂等鎮守邊關的明軍降而復叛。最後吳三桂等明軍投降清朝,引清軍入關,聯合絞殺了李自成農民軍。

總而言之,李自成錯誤低估知識分子的力量,導致兵敗被殺。如今,我想來是多麼的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廖雲鳳 的精彩文章:

TAG:廖雲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