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黃曆」變「日曆書」 受年輕人青睞

「老黃曆」變「日曆書」 受年輕人青睞

廊坊傳媒網訊(記者 崔帥)「你還記得一頁頁撕日曆的心情嗎?」進臘月以來,不少廊坊微友在朋友圈曬出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日曆書」。

有別於傳統印有簡單風景人物圖片的掛曆和枱曆,也不同於設計製作簡單的「老黃曆」,這些推陳出新的日曆多採用布面精裝,內頁注重設計和個性,有不同主題,如電影日曆、果殼物種日曆、故宮日曆等,像一本小書,故取名為「日曆書」。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部分超市、春聯售賣點,傳統掛曆和老黃曆的主要購買人群仍以老年人為主。而這種推陳出新的「日曆書」多在文具店或網店可以買到,已成為不少中青年自用和送禮清單里的熱門選品。

微友「來日可期」告訴記者,2014年,好友送了她一本文藝范十足的「日曆書」。當時,她還笑話朋友「老土」。直到翻過一年中最後一頁精美的內頁,她突然理解了老一輩人過一天撕一頁日曆的心情。「這幾年,我每年都送自己一本『日曆書』,每天在紙質日曆上標註備忘錄,標出紀念日,踏踏實實活在當下,珍惜每天的儀式感。」

不久前,成為辣媽的張曉雲也捨棄了手機日曆,用起了紙質日曆——標出孩子哪天出生、哪天去打預防針、哪天身體檢查……張曉雲覺得,不少「日曆書」內頁都很精緻,排版也獨特,留有可標記可寫日記的區域,比傳統的「萬年曆」實用。

曾幾何時,在手機出現之前,老人們記錄時間的方式依靠的就是翻日曆,過一天撕一頁。但隨著手機的普遍應用,紙質日曆一度走出了人們的視線。

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桌上擺上了設計獨特的日曆、枱曆。對此,今年54歲的市民趙女士表示:「不管是什麼形式,珍惜時間、用心生活都不算老土,都永遠時髦!」

(廊坊傳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廊坊傳媒網 的精彩文章:

廊坊市城區已建成16家急救站 日均派車49次
男子在廊坊交通肇事逃逸6年後自首 被判緩刑

TAG:廊坊傳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