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杜絕福島核電廠事故再次發生,科學家發明了新式核燃料護套
科技
02-01
目前,俄羅斯國家核研究大學與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正在對這一新型保護套進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加快應用進程。
今日,MEPHI(俄羅斯國家核研究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可抗核燃料輻射的特殊保護套,以提高核能安全性,避免福島事故再次發生。
據悉,在傳統的保護套是由鋯合金製成的,因為該材料耐腐性高、導熱性能好且不會和中子產生反應,所以一直是核燃料保護套常用的材料。但研究人員稱,鋯合金在極端情況下,如反應爐缺水等,就會與700度以上的高溫水蒸氣產生氫化反應(鋯水反應),從而使得保護套劣化,甚至導致反應爐熔毀和氫氣爆炸。而這,就是導致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表示,尋找一種新的材料代替鋯合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但這一材料不僅要具備鋯合金所有的優點,其製造成本還不能比鋯合金高。他們認為,用鉬金屬(Mo)的同位素代替鋯合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MEPHI分子物理系教授瓦倫丁.伯薩維奇表示,鉬是一種與鋯同為一類的過渡金屬,具備鋯的所有特性。此外,鉬不僅容易與其他金屬合成為高硬度合金,其熔點比鋯還高,在金屬耐高溫排名中位列第六。
目前,俄羅斯國家核研究大學與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正在對這一新型保護套進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加快應用進程。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研究團隊利用「兩面鏡子」創造出負質量粒子,未來可用於構建低功耗激光器
※吳恩達宣布啟動AI Fund,三大AI創業項目全部落地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