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聊天?這幾個法寶你值得擁有
有位母親打來電話,說女兒可能有點心理問題,根據是她怎麼也不肯去相親。
「要我,我也不去,還這麼年輕,幹嘛早早被一個承諾綁住。」我對這位女兒說。
「不是,」她說,「我想結婚,但不願相親。因為不知道說什麼。」
兩個認識的人都不一定能聊得來,兩個陌生人更尷尬。
互相告知了姓名、年齡、職業,接下來就不知怎麼辦了。
兩個人,在一個小空間里,你看腳,我看你,你看我,我迴避。
這樣的經驗,一次都嫌多。她說。
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不知道怎麼和剛認識的人聊天。
其實,聊天不外乎兩個因素組成:氣氛和話題。
無話可說,至少是其中一個出了問題。
下面有幾個小技巧,專治「無話可說」。
當然,它也適用於首次諮詢中,諮詢師和咨客建立關係。
有關氣氛:
一
如何消除對方的拘謹?
製造輕鬆、愉快的談話氛圍。
1.一開始可以談些彼此都無妨礙的話,使對方放
松心情。
天氣是個不錯的話題。
接下來,可以把話題轉到工作內容啦,家庭住址啦,故鄉的變化啊等一些情況。
這也有助於判斷對方現在的社會地位,和成長環境、社會背景,建立談話的「界限」,即哪些話題可以說,哪些碰不得。
2.如果對方特別靦腆或不願多講話,就表現得笨拙一些。
3.談TA感興趣的話題,或在他擅長的領域,請教他問題。
tip:如果對將要見面的人有一些了解,可以未雨綢繆,提前準備。
根據見面時間,對方的社會地位,選擇我們的服裝,甚至變換一下語言的措辭,給人一種自然的親切感。
有關話題:
一
1.耐心聽取對方講話,點頭和附和可預防冷場。
2.「鸚鵡學舌」也很有用。
例如,對方說:「經常要加班,真是受不了!」
把這句話的意思重複一遍:「誰說不是呢,經常加班可真夠受的!」
看似很無聊,實則對話題的推進很有效。我們這樣做後,對方一定會對原來的話題進行補充。
3.尤其要留意突然的沉默,這是最溫柔的反駁。
這時候再講下去,顯然是不明智的。我們可以問對方:「這只是我的看法,您覺得呢?」
4.和對方保持同一立場。
例如,對方談到最近遇到了麻煩,和著TA的調子談些類似的一些遭遇,不願意披露自身,可以舉朋友的例子——朋友就是在這時用的。
最後,隆重介紹愉快談話的大殺器,在以上方法皆不管用時依然屹立不倒:
保持自身情緒的愉快。
因為情緒是會傳染的,快樂積極的情緒會感染他人。
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有的人自帶熱場功能,TA一登場,話都不用講,場子就受到鼓舞似的活躍起來,就連平時最安靜的朋友,竟然也開始講話了!
這種能把讀詩會搞成二人轉舞台的朋友,情緒總是上揚的,周身充滿了快樂因子,所以TA總能把別人的情緒帶動起來。
有了這些『利器』,媽媽再也不怕我不會聊天了。
當然,更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景:
沉默。沉默。沉默。
菜上桌。
沉默。沉默。沉默。
突然,「你看,這個麵條,它又寬又長。」
「嗯。」
沉默。沉默。沉默。
而是:
GIF
當然,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一個人,平時不會和人講的事,一見TA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全說了,並非代表你和TA特別有緣,說不定只是因為TA特別會跟人聊天。


※寒門貴子楊寶德之殤該周筠來背?
※試論粟裕對戰爭初期指導規律的探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