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把孩子教成「媽寶」 養育孩子也得學會「斷舍離」

別把孩子教成「媽寶」 養育孩子也得學會「斷舍離」

很多父母認為,愛孩子就要給予孩子全部的愛,不離不棄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承諾。然而,養育孩子其實是一個「斷舍離」的過程,正如現代作家龍應台在其作品《目送》中所寫:「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事實上,母如果過於「捨不得」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阻礙孩子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形成,導致孩子在本該獨立的年齡還過分依賴父母,成為俗稱的「媽寶」。「媽寶」很難適應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也很難承擔起自己的婚姻、家庭責任,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父母過於「捨不得」孩子的行為會削弱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有可能讓孩子患上「依賴型人格障礙症」。其中,依賴型人格障礙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經常會出現害怕、孤獨、無助、焦慮等負面情緒,而且更容易受到傷害。

那麼,在給予孩子充分關愛的前提下,父母應該如何「斷舍離」呢?

1

斷,即斷掉「把夢想強加給子女」的念頭。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父母讓孩子多學習一些才藝、多掌握一些本領無可厚非,但要知道,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並非父母人生的延續,父母切勿將自己未竟的事業或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荷、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阻礙孩子的心理成長。

2

舍,即捨棄「自以為是」的心態。很多父母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心態,常見的表述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於是便習慣於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指導孩子的生活。事實上,雖然父母的人生經驗的確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定的借鑒,但父母和孩子畢竟屬於兩代人,二者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人生經驗未必全部適用於孩子。因此,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並適時、適度地給孩子提出建議,而非強行替孩子做出判斷和抉擇。

3

離,即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給孩子強加過多的愛。父母通常會通過某些具體形式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比如噓寒問暖、添衣加飯等,但在表達愛意的時候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想想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不要給愛貼上道德標籤,認為只要從愛的角度出發,便不管做什麼都是對的,特別是當孩子長大的時候,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唐義誠)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 | 劉鑫(實習生)、張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科普 的精彩文章:

導航界的「萬金油」:啥都難不倒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你具有成功的潛力嗎?3招幫你煉就「成功者大腦」

TAG:人民網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