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問出處,雙非學生去哪個國家留學終於有答案了
「英雄不問出處,豪情不問陌路」,說的是不可過於看重出身背景對一個人能否成就事業的作用。這也許只是武俠小說里的規矩,或者現實中只能適用於極少數人的情況。
在留學申請中,也有很多院校把學歷背景設為了錄取學生的關鍵門檻,不是985、不是211就看都不會看你的申請材料。雖然家庭出身和學歷背景還是有一些差異的,但總歸是給錄取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性。
難道雙非院校就沒有優秀的學生,就不可能出個「美國總統」?西方的價值觀不是總在宣揚人權平等嗎?可以審核不通過,但不能審都不審。
不過這麼複雜的問題,就不要討論下去了。今天還是僅就留學申請時不同大學對於中國學生不同本科背景會有哪些不同的「待遇」做個一般性的總結。
美國:TOP50院校有明顯背景歧視
在所有熱門留學國家中,美國可以說是錄取標準最靈活的國家了,它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美國排名前50的院校對「211工程」、「985工程」大學的學生仍會有明顯的錄取政策傾斜,一些院校對申請條件相同但畢業院校不同的學生(看是否「211工程」、「985工程」院校的學生)錄取速度及錄取率有所不同。
此外,部分美國大學只針對「211工程」、「985工程」大學畢業的申請者設立豐厚的獎學金等優惠政策,如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歐柏林文理學院、雪城大學等。
英國:對學歷背景的歧視非常嚴重
英國名校211情節嚴重,部分學校或專業明確聲明只招收211學生,而排名靠前的英國大學,都會明確211與非211之間的錄取分數要求不同。
英國的G5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排名前十的名校在申請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985和211院校的申請者會放寬對本科平均成績的要求,要求80分以上,對比211,985分數線會下調5分左右,一般重本學生為85分
明確規定只收211的院校有:
華威大學(商學院基本只考慮211大學)
伯明翰大學(商科專業只考慮中國排名前100的大學,市場營銷只考慮前70的大學)
格拉斯哥大學(主要是指商學院,明確規定只接受中國排名前200的學校的本科生申請)
巴斯大學(幾乎大部分專業都只接受中國排名前200的申請,金融專業只接受211申請)
蘭卡斯特大學(商學院的部分專業只接受211申請)
差別對待,211與非211的錄取分數不一樣的院校有: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帝國理工、倫敦大學、諾丁漢大學、約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國王學院、愛丁堡大學。雖未明說,但實際錄取中基本只考慮211的院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
加拿大:對學歷背景最為開明
極少的加拿大大學對本科背景有要求,其他的加拿大大學研究生院都暫不審查申請者是否有「985、211」大學背景。
加拿大研究生錄取率相對較低,不像在美國,研究生和博士生數量超過本科生。因此,在加拿大讀完本科後再申請研究生相對容易一點,在國內直接申請加拿大研究生的難度則大很多。
日本:會考慮學歷背景,但更重視能力
很多人認為申請日本名校一定需要985、211院校出身才行,其實並非這樣。首先985、211院校確實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而且現在日本名校留學的多數中國學生確實出身於這類大學,但是並非只有985、211院校學生才能申請日本名校。
日本的大學在招生的時候,更注重的是能力。如果能力不夠,再牛的出身院校也不行。但對於專科生,自考生,專升本,無學位證的學生,在國內直接申請日本國公立大學的難度非常大,建議通過日本語言學校申請。
澳大利亞:學歷差異錄取標準
按照現在的趨勢,其他澳大利亞學校也可能跟進這種選拔規則這「非211大學」的申請者來說,申請難度越來越大。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從2010年起就細化了工程學院的入學標準,中國本科畢業生申請人被按照「985」、「211」和「非211」三個檔次要求不同的入學分數。
與國立大學類似,墨爾本大學工程學院也按照「985」、「21」和「非211」三個檔次來設定標準。例如對於「985大學」的學生如果平均分數達到85分以上就享受豁免GMAT政策。昆士蘭大學的工程學院和文學院也有了更明確的入學要求。
悉尼大學入學條件的調整主要是針對「非211大學」的學生,在申請商科研究生上,「非211大學」的學生申請的入學標準提高到了85分。同時,昆士蘭大學商學院也將「非211」大學申請者的要求從75分提高到了80分。
沒有考入211,985該怎麼辦?
高中階段的學生
針對還處於高中階段的學生,如果計劃是在國內讀本科,到研究生階段再申請海外名校,那麼從現在起一定要加倍努力,考進國內211,985大學!確保申請中的優勢。
這種情況下,可能很多學生心裡有一個疑問,報考高考志願時,如果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勢下,到底是選重點專業還是重點大學?
從留學角度來看,當然建議選擇重點大學,特別是在中國留學申請者越來越多的海外名校的眼中,學校早已經成為了衡量學生學術背景的重要標準之一。再則,學校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的品牌,一所實力雄厚的大學,所帶來的附加福利是普通院校所無法趕超的。
普通大學新生
對於剛剛升入普通大學的學生來說,你還有翻盤的機會,依靠轉學曲線救國。大一,大二學生可以考慮直接通過轉學升入到海外名校本科,本科轉學的申請人數遠遠低於目前海外研究生的申請人數,競爭壓力小,成功率高,以美國為例,排名前50的大學中,就有近20所大學接受中國大學的本科轉學生。
雙非准畢業生
對於已身在非211大學的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也不用怨天尤人,趕緊從以下的幾方面來準備,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是正理:
早做準備
如果留學計劃已定,建議從大一起就開始準備。從大一起保證成績的優秀,確保參與的課外活動留下痕迹,早日確定目標學校,隨時關注該學校的錄取條件,記得要自己去學校網站看。
學校會非常珍惜那些對於學校有深入了解、真心嚮往並且真正契合的學生,反過來對於學生而言,早作了解,知道學校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生,可以根據學校的要求做好所有的前期準備,當然這個準備有硬體的也有軟體的。
夯實硬體
除了保持大學四年的平均分在一個很高的水準之外,儘可能提高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比如GRE、托福、雅思或 GMAT等成績。儘早考出語言成績,以免遞交申請的時候被語言刷分拖了後腿。
1月份正常申請(RD)截止,從9月考到12月底托福考了無數次還刷不到100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在大三暑假前把語言成績刷到想要的分數就是奠定留學成功的基礎。
這裡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優異的學術成績可以分為專業平均分、綜合平均分、班級或者年級排名,或者某一門或兩門分數。通常有學生說自己的綜合平均分不太具有優勢,也許有一兩門選修課程拖了後腿,那麼你可以重點突出專業平均分和班級排名。
另外,你也可以針對某些專業的申請,突出你某個專業的成績,那麼效果會更好。
提升軟性背景
很多同學有個誤區,覺得是不是我課外活動越豐富,對申請越有利,答案當然是——不見得。所以這裡提醒大家:
1、不要一味的追求「高大上」的活動,並不是所有的申請者都有「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國外學術交流」「政治運動家」,「發明家」這一類檔次的活動,這在所有申請者中永遠是一小部分。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往往看重學生在活動中的角色和作用。而活動會體現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等。而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帶來「正能量」,是否願意奉獻,為社會、為他人積極付出。
2、用「活動堆砌」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優秀是萬萬不可的。活動經歷在於「精」和「持久」。這也能證明你是一個持之以恆並且有專攻領域的學生。那種看起來活動非常多,卻僅存於形式和表面的活動經歷也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3、一份完美的「活動列表」並不能完全彌補較低的TOEFL/SAT成績,亦或是高中某科不合格的分數。但是它卻能給你的錄取增加砝碼。從這些軟實力可以很大程度上看出一個學生的個人素養,人生規劃,思想深度以及性格特點。


※走私$68萬的煙入境!墨爾本3名中國人被逮捕!2018年,這些東西你千萬別從中國帶…
TAG:愛慕斯移民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