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獻忠江口沉銀,彭山本地人一夜暴富?

張獻忠江口沉銀,彭山本地人一夜暴富?

四川彭山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尋銀訣」:「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說的就是明末張獻忠江口沉銀一事。

《蜀碧》載:"(張)獻忠聞(楊)展兵勢甚盛,大懼,率兵10數萬,裝金寶數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相傳1646年,張獻忠的部將劉進像吳三 桂一樣棄關,把清兵引進了四川,張獻忠見勢不妙,決定棄都,"攜歷年所搶"的千船金銀財寶率部10萬向川西突圍。但轉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裝楊展,張獻忠的運寶船隊被楊展大敗,千船金銀也在爭戰中沉入江底。

江口沉銀這個事件在歷史上記載很多,曾經去打撈、去探挖的也非常多,從清初到解放以前僅僅官方就曾組織過幾次大規模的打撈,民間自行去盜挖者不計其數。不過民國時候有人在成都挖出了石牛和石鼓,也沒找到沉銀究竟在哪兒。

改革開放以後民間收藏興起,市場對文物的需求量很大,打張獻忠沉銀主意的人也越來越多。2010年左右市場上散出不少張獻忠大西政權所鑄造的西王賞功金銀銅幣,那種帶晚明或大西政權刻銘的五十兩大銀錠也時有所見。當時收藏界對這批東西有兩種看法,一種就是認為這批東西都是高仿的偽品,一種則認為這批東西都是新出土的,經當地古玩商之手流向全國。2014年左右,這類東西在市場上越見越多,一般的從業者與收藏家都認可了這批東西。傳言有北京和成都一批錢幣收藏家勾結起來,花大價錢雇了專業潛水員裝扮成漁民,白天在岷江上裝作捕魚,晚上就帶著專業設備下水幹活。不過到底有沒有人靠這個發了財就不知道了。

很多人好奇沉銀的地點是怎麼發現的,其實沉在水中的遺物並不是數百年來原封不動地留在原地,隨著各種外力因素部分遺物會被自然搬運到沉沒點附近的區域,隨著江邊基建、水利工程施工被挖出,或是被當地百姓撈出。這些出水遺物較為集中的區域,就有可能是張獻忠江口沉銀的主要地點。這些信息其實已經受到了當地文管部門的重視。

2017年1月5日考古工作正式啟動。截至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這些文物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這是和張獻忠直接相關的文物,發現「木鞘」,這也是歷史記載張獻忠轉運金銀的工具。此外還有明代冊封藩王的金冊、銀冊,帶有銘文的明代官銀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金銀首飾。還有一類重要文物是各種兵器,如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也是這裡發生過戰爭的佐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在青天水在瓶 的精彩文章:

我國歷史上第一才女李清照嗜賭如命,為什麼呢?
誰說南宋文人軟弱?酒後泄露軍機,辛棄疾差點殺掉好朋友

TAG:雲在青天水在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