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做到這一點,誰都可以成功
文史
02-01
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的太子被殺,太子的哥哥重耳得知國君也要殺他,於是就向外逃亡,在流亡了十九年之後來到了楚國。楚國當時的君王楚成王知道了之後,就用對待國君的禮儀對待重耳,以為楚成王覺得重耳以後一定會大有作為。
有一次楚成王和重耳喝醉了之後,就問重耳:如果重耳當了晉國的國君,會怎麼報答他。
重耳想了之後說:奇珍異寶楚國多得是,晉國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送。
楚成王就說:話是這麼說,但是至少要表示一下。
重耳笑笑的說: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希望兩國可以友好相處,但是真的開戰了,我會命令軍
隊後退三舍(就是九十里),如果還是不行,我再與你交戰。
幾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就是晉文公。一次楚軍和晉軍對峙,晉文公遵守若言下令後退九十里,在城濮駐紮。楚軍將領還以為晉軍膽怯,便迅速追擊,結果被晉軍打敗,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戰。
讀者們今天是不是長知識了,可以給小編點贊加關注。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此人因不願繼承王位而躲進山洞,臣子熏煙將其逼出,不當也得當!
※探秘大山深處的古山寨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