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批不婚不育的90後

第一批不婚不育的90後

GIF

最近爆火的小遊戲「旅行青蛙」據說是日本用來測試生殖意願開發的小遊戲。

在日本,如果連續玩這款遊戲超過一周,會被默認為生育意向8級以上。

後台會給你發送一封3500字的長信,鼓勵你親自生一個娃。

而這個遊戲在國內青年男女間的流行,也讓很多人聽到國內正進入「低生育率」的警鐘。

從2016年1月日開始,我國二胎放開政策如今已經兩年了。

本以為放開二胎以後,生育率會升上去,但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數據顯示:

2017年的新生兒出生數量比2016年減少63萬人。

90年出生的人,2017年是27歲,2018年是28歲,現在的生育率,還是建立在上一批80後,70後有著非常強烈的生育意願的基礎之上的。

很難想像,三五年到十年內,當90後完全取代前面的人,成為生育主力軍以後,生育率會降低到什麼程度。

據身邊很多的90後表示,都別說生孩子,婚都不想結了,不婚不育,正在成為90後的主流生活方式。

90後不婚不育,因為婚前經濟壓力大。

升小姐是北京土著女孩,和父母不太合的來,尤其是和父親,一見面就想吵架,雖然一家人都在北京,她一直堅持自己租房子住。

她家裡有一個弟弟,升小姐感覺,弟弟的出生,剝奪了自己的財產繼承權。

她即使是土著,也並沒有得到這個城市格外的優待。

依然買不起房,依然四處漂泊,對於將來買房的話,26歲的她短期內是想都不敢想。

不管是對於我這樣地道的北漂,還是對於升小姐這樣的土著,一談到結婚,我們就會想到房子,一想到房子,就覺得沒戲。

有人說可以租房結婚,但是,這個可以讓我們接受租房結婚的人,又是個問題。

找不到人結婚生子,也是90後面臨的窘境。

2014年陌陌的註冊用戶就已經達到了4億,陌生人社交的興起,讓「性」變成一種快餐。

很多人沉迷於短期關係,對於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有著抵觸和恐慌。

有直男朋友表示,既然有可以短租的性生活,為什麼要花大成本買斷呢?

婚姻內的性,要比婚前的性,更高尚嗎?這話讓人無法反駁。

身邊很多90後的姑娘表示,你到了25歲,想談一場結婚為目的的戀愛。

可是你能看上的男生,要麼是不打算進入穩定關係,要麼是狼多肉少,一群妖精撲一個唐僧,打不過。

即使有人跟你結婚,也有女孩表示,你發誓對我好也不行,萬一我撐不住先跑了呢?

在這種情感變數極大的現代社會,能結婚生子的感情,已經成為一種奢侈。

找到人結婚生子呢,以後的婚姻育兒生活,90後更是想想都可怕。

有人算了一筆賬,生一個孩子,要付出的太多了。

首先是職場生涯的短暫或者無限期結束。

其次是育兒的經濟成本,有人算出一線城市養一個兒童需要的錢:

窮養85萬,正常240萬,富養800萬。

有這些錢,一個人過著孤單又快樂的單身生活不好嗎?

其實也不完全是經濟,房子,車子這些物質層面的原因,相比70後80後的家庭觀念,90後更看重個人自由。

很多90後不結婚,不生孩子,是不想長期被一種生活限制,動彈不得。

很多人畢業工作,好不容易剛能有飯吃有房住,就得考慮結婚了,一結婚,就要買房,還房貸。

過兩年,生孩子,一生孩子,就好像身上被綁了幾道繩子,再也動彈不得。

從年輕到中年,幾乎沒有享受個人生活的時間,只有在地下車庫,在衛生間里,享受片刻的個人獨處。

婚姻和生育,在90後的生活中,已經在被逐漸邊緣化。

我身邊有很多獨立能賺錢的女孩,不是沒有好的結婚對象,甚至不是買不起房。

但是她們,卻覺得自己真的沒有必要,和大多數人一樣,過一樣的生活。

(更要命的是,大多人還一邊抱怨結婚生子這種生活枯燥無味,一邊義不容辭的走進去。)

她們對於自己的人生,有著選擇如何度過,有著選擇生活方式的覺悟。

幹嘛非得結婚生孩子,一個人不也很好嘛?

z小姐今年28歲,存款30萬左右,雖然不多,但也夠她在自己的城市買個小房子。

最近她辭職在作自己的工作室,雖然很忙碌,很辛苦,但她從來沒有想過,隨便結個婚,進入一勞永逸的婚姻生活中去。

一個人生活,自然要比兩個人生活,所要面臨的苦難更多。

但相比兩個人,一個家庭,所帶來的生活的巨大的「重複」和「稠密」感,她更覺得,一個人生活的也不錯。

L小姐也是這樣想,她的身邊有很多的女生嫁給家境不錯,甚至是富二代的男生家裡。

之後就是不上班,發福,生孩子,使喚保姆,要麼就是買買買。

這種生活其實不值得痛罵,但是很無趣。

而她自己,也在創業,一年的收入,比百分之90的職場男都多。

但也有人說,結婚生子哪裡有那麼可怕?

那是因為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她們的自我意識,根本沒有蘇醒。

生育文化依然在他們這個群體中依然被廣泛認同。

但是現在的90後,在巨大的都市生活壓力面前,已經覺得養育孩子,覺得結婚不是一個必備選項。

不婚不育,已經成為90後年輕人主流選擇。

很多90後,在描述自己時,喜歡用一個詞,就是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他們一邊相信李誕的「人間不值得」一邊又相信許老師的「享樂主義和當下主義」。

我們可以戀愛,可以長期戀愛,但是我們不想結婚。

這種不想,即使有主動也有被動,但總之考量之下,就是不想。

「不想結婚的90後,持有怎樣的婚戀觀?」

很簡單,我們不覺得一生一世是件值得歌頌的事情。

我們相信愛情,甚至也相信婚姻,但是我們不相信永遠。

再好的愛人,也無法代替一個人的孤獨。

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打心眼裡,挺害怕親密關係的,尤其是長期的這種,或者說恐婚。

很多年輕人對於婚姻的信心,不在於誓言,而在於可以離婚。

現在是一個反對枷鎖,也反對誓言的時代,婚姻生子,在「自我」和「自由」面前,都顯得太過沉重了。

「不生孩子,90後以後怎麼辦?」

對於生娃,很多人表示,不準備好是不會生的。

因為蛙可以刪除,但是娃,不能塞回去。

積極點想,生孩子,也是看將來心意會不會變化再決定的事,反正現在的就是想著賺錢,以後可以和最好的朋友,住最貴的養老院。

很多人說房價,焦慮,育兒成本,教育環境讓90後主動自我結紮。

但很多人忽視了90後本身,可能就沒有那麼強烈的生殖意願。

單身生活再辛苦,再可怕,也可怕不過結婚養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由單身狗撐起的婚戀行業
風扇安裝與機箱氣流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