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了這塊通行證,你想去哪裡都行

有了這塊通行證,你想去哪裡都行

春節假期即將來臨,好多朋友都有出國旅遊的計劃,不過很多國家都需要辦理相關簽證才可以前往,想想也是件挺麻煩的事情。其實,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要在不同國家質檢互通往來,也需要辦理相關通行證才方便出入各國。

那時的中國稱為春秋時期,除了周王室以外,中國各地分布著齊、宋、晉、秦、楚、衛、鄭等數十個諸侯國,由於各國關係微妙,一般人並不可以隨便出入各國,只有憑藉特定的信物,徵得雙方君王的同意,方才同行。於是,春秋時期出現了一種稱為「節」的信物。最早的「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考古人員猜想,古人把一節竹子破成幾片,分給不同人持有,作為相互之間共同認定的信物。

目前發現的一件戰國時期的「竹形符節」,來自楚國,名為:鄂君啟節(見下圖),一組5枚,5枚合併起來,正好是一節竹子的模樣。這組符節於1957年在安徽壽縣出土,是楚懷王給鄂君啟使用的,包括了3枚舟節和2枚車節,上面錯金了具體的文字信息,是給鄂君用於水路貿易和陸路貿易通關和免稅的正面,還詳細規定了鄂君啟水路、陸路交通運輸的路線、運載額、運輸種類和納稅情況。

鄂君啟節(其中的一枚舟節)

那麼,節一定就是竹子的形狀嗎?不一定,《周禮》中對節的使用和規格做了描述:

「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

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

看來,不同地域的符節的使用,還十分講究呢。就目前傳世和出土的節,就包括了龍節、虎節,以及沒有記載的熊節、鷹節、馬節等等。其中,虎節是廣大學者們格外關注的一種,目前在國內各大博物館展出的虎節一共有4枚,這裡給大家重點介紹:

第一枚虎節,藏於故宮博物院,名為:王命傳賃虎節,相傳出土於安徽壽縣,為楚物,屬於戰國中後期,其銘文為「王命命傳賃」,根據學者李家浩的解釋,這枚虎節是楚王交給負責驛傳的人使用。這枚虎節名氣挺大,我國還專門給它出版過郵票呢。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虎節

1986年推出的虎節圖案郵票

第二枚虎節,是傳世品,藏於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也是青銅製成,展廳說明牌名為:「王命傳青銅虎節」,相傳也是安徽壽縣出土,同為楚物,其形狀有別於故宮虎節寫實的造型風格,形象較為抽象化。

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的虎節

第三枚虎節現藏湖南省博物館,它和故宮那件幾乎一模一樣,不僅造型一致,銘文也是「王命命傳賃」,倘若不仔細辨認,很容易將兩件搞混亂。

湖南省博物館所藏的虎節(拓片)

以上所介紹的虎節,均屬於戰國時期,那麼在西漢時期,還會用節嗎?答案是肯定的,節在西漢主要作為使節出使外國的憑證,據記載,西漢著名使節蘇武出使匈奴,持漢節19年而不棄。

第四枚虎節,便出土於西漢南越王墓,名為:錯金銘文銅虎節,它不僅是一件確切考古出土的虎節實物,也是唯一一件錯金虎節,是一枚珍貴而稀有的西漢符節。它出土於南越王墓的西耳室,由青銅鑄造,長19厘米,高11.6厘米,最厚處1.2厘米,呈扁平蹲踞之虎形狀,虎身上有彎葉形淺凹槽象徵其斑毛,內貼金片,共60片。

器身正面有五個錯金銘文字體,其釋讀為「王命命車徒」(最後一字另有觀點釋讀為「馹」字),從文字分析,該虎節為車馬通關之信符。這件器物的紋飾技法和文字風格,有楚文化之特點,其卧虎的姿勢,和捲曲的尾巴,都和故宮、湖南省博的虎節極為相似,但是以錯金的裝飾手法描繪虎紋和眼睛,頓顯奢華。

錯金銘文銅虎節(正面)

錯金銘文銅虎節(背面)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來,各位親,你們的通行證都辦好了嗎?預祝大家假期快樂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