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緣起緣滅《牡丹亭》

緣起緣滅《牡丹亭》

學了6年文學,也看了些許書。文學體裁大致分為小說、詩歌、散文、戲劇,每次被問我喜歡哪一種,我總是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戲劇。在浩如煙海的劇本中,有兩個人的本子讓我十分痴迷,他們一東一西,生活在同一時期,一位叫莎士比亞,另一位叫湯顯祖,同時兩顆閃耀的星都在1616年逝去,不知道是冥冥之中的天妒英才,還是命運的惺惺相惜。當然同年逝去的還有一位著名的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撲朔迷離的1616。對於莎士比亞的痴迷暫且擱下,今天來說說湯顯祖和他的《牡丹亭》。

開始接觸《牡丹亭》要說是在大三時候明清文學的課上,很幸運遇到了氣質脫俗的周老師來給我講這一段的文學史。那一個學期,涉及到元雜劇、明清傳奇,憑著對戲劇的喜愛,借來了所有本子一個一個地讀,《竇娥冤》、《西廂記》、《長生殿》、《牡丹亭》、《桃花扇》……或許是元雜劇比較短,只有四折,總會很快就讀完,而明清傳奇動輒好幾十齣,情節完整,曲子又寫得唯美動人,所以對傳奇情有獨鍾。初讀《牡丹亭》吸引我的可能是湯顯祖在第一出寫到的那句被人傳頌爛的句子「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再讀來,就又看到讓人神往的「遊園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不覺春困,於樹下夢一書生,「近者分明似儼然,遠觀自在若飛仙」,醒而思,思而病,病而卒。後杜麗娘鬧地府,反魂人間,尋得柳夢梅,最終結成連理。不知不覺中,原本聽過的零零散散的唯美的句子、情節、故事就這樣一點一點地串起來,合卷而思,滿腦子風花雪月,驚心動魄。無怪在明朝時,有二八少女讀此書後命絕於此。自那時起,我對《牡丹亭》的喜愛就一往情深。

後來考研,無意中在北京聽課時,看到國家大劇院在上演白先勇先生編排的青春版《牡丹亭》,一共分三場,當時還挺想去看,後來忙於備考遺憾錯過。17年,研究生第一學期,每天忙忙碌碌不知所為,整天都沉浸在哲學的虛無之中,煞是艱難,9月底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了《牡丹亭》,那種初讀時的熱愛又召喚我拿起了它,這次並不是讀,而是抄。於是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抽那麼十幾分鐘時間,拿起筆,一句一句抄,每天寫一頁,心裡還安定一些。更幸運的是,在抄寫的第三天,看到國家大劇院在12月7、8、9三天再次排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檔期,於是果斷買下了上本的票,那是在十月初。十一月,忙著籌備論壇,也忘卻了自己的公眾號與《牡丹亭》,短短兩個月,生活發生著各種變化,幸運感恩?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演出當天,懷著滿滿的期待,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廳,從7點半到10點45,喜愛的情感在唱詞中漸漸消減,發現雖然是青春版的牡丹亭,雖然有著華麗的舞美,雖然有著唯美的唱詞,但是還真沒有辦法將其完全接受,最後只是覺得很累。不能說失望,也算是了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心愿吧。也就開始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17年底,當我突然回味這一劇時,腦中不停地迴響著上本結束時那句,「但願那月落重生燈再紅」,再一點點回味,一點點咀嚼,不覺渾身發抖,而不知所措。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沒緣由,卻生愁。原以為《牡丹亭》這一情自那場劇之後就不會再有多,最後卻又潛藏在心中,拽得人隱隱作痛。

此時,坐在電腦前,想想這《牡丹亭》帶來的情起情落,緣生緣滅,心愿了,卻又未了。都說學文學的人特別矯情,可能在腦中總會多了那麼些對美好的期盼,也總會少了一些對於現實的認知,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第一反應可能會聯想到某一本書的某一個場景,然後會歡欣鼓舞、會暗暗慨嘆,會傷春悲秋,會義憤填膺。不知這樣是好是壞,是悲是喜。總覺人生被塗抹了更多的色彩,卻也更加感性和脆弱,人生從何來,死往何處,非彼時,而此時。希望有天可得天人點化,頓悟些許。

2018.1.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的褲子總是那麼Low!——牛仔褲篇
一個人用手機也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