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明黃道周書法亮相,集奇崛高古與耿介忠正於一體

晚明黃道周書法亮相,集奇崛高古與耿介忠正於一體

黃道周是晚明卓有成就的「三棲」大家——政治上是寧死不屈的愛國主義者;學術上為博學廣識的儒學大師、理學大家;書法藝術上獨樹一幟、著作頗豐名重於時;品行上更以名節高尚聞名於世。他奇崛高古的遒媚書風與耿介忠正的人格魅力統一協調,真正實現「人書合一」。

2月2日,福建博物館將舉辦「黃道周書法藝術作品展」。此次展覽彙集全國15家博物館珍藏的黃道周書畫精品文物45件(套),真、行、草、隸皆列其中,如小楷《孝經定本冊 》、《行楷論書十九開冊》等精品。

黃道周(1585—1646年)

黃道周,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號石齋,漢族。福建銅山(今東山縣銅陵鎮)人,少年時就有「閩海才子」之譽。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與倪元璐、王鐸同科,並列為明末三大代表性書家。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首輔)。積極招募義兵,抵禦清軍南進,不幸兵敗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於南京壯烈殉國。死前留下「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的絕命書。隆武帝賜謚「忠烈」,追贈文明伯。清乾隆年間改謚「忠端」。

明 黃道周 《楷書孝經冊》 故宮博物院 藏

黃道周通天文、理數諸書。工書善畫,詩文、隸草皆自成一家。以文章風節高天下,為人嚴冷方剛,不諧流俗。書法取法高古,用筆奔放、奇崛遒媚。先後講學於浙江大滌、漳浦明誠堂、漳州紫陽、龍溪鄴業等書院,世人尊稱石齋先生。黃氏妻蔡玉卿精於小楷,書風與其基本一致。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璣》、《太函經》、《續離騷》、《石齋集》等。

明 黃道周 《行楷論書十九開冊》

黃道周在《書品論》中開篇有言:「作書是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心……若使心手餘閒,不妨旁及。」但恰恰是他「心手餘閒」的書法藝術使其在文化史上留下璀璨一頁。

明黃道周 《行草書詩軸》 故宮博物院 藏

他真、草、隸自成一家,行筆嚴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他的楷書溯源鍾繇,用筆方勁剛健,有一股不可侵犯之勢,主張遒媚加之渾深,所以他的楷書雖剛健如斬釘截鐵,而豐腴處仍流露其清秀遒媚。黃道周楷書流傳多為小楷,此次展覽中故宮博物院藏黃道周《孝經定本》就是其中代表。他的行、草書遠承鍾繇,再參以索靖草法,他雖追求王羲之、王獻之等晉人書法,但一反元、明以來柔弱秀麗的弊病,以剛健筆鋒和方整的體勢來表達晉人的丰韻。其草書波磔多,含蓄少,方筆多,圓筆少,表現出雄肆奔放的美感。以行草書筆法寫隸書,以古草體寫草書,既謂「隸草」,其狂草崇尚硬直轉角、結體偏方,形成自家分隸旨趣的面貌,兼擅作詩文,成為晚明文墨俱採的書家。清末沈曾植、近代潘天壽、諸樂三、來楚生、沙孟海等皆習公書。

明 黃道周 《隸書自書文冊》

其傳世書法代表作品楷書有《孝經》、《石齋逸詩》等,行草書有《山中雜詠卷》、《洗心詩卷》等。

明 黃道周《秋江讀書》

黃道周的書法,世有美名,寸縑尺素人爭寶之,且樂為人書,下筆如疾風驟雨頃刻而就,博學好古,令人叫絕。綜觀書旨,尺幅之間足放萬里胸襟,然其書名為氣節所掩,在提倡「德藝雙馨」的當下,集中展現其書法藝術,養浩然正氣功在千秋,揚君子之風山高水長。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作品展的舉辦,旨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與加深對黃道周書法藝術的研究和保護。

展覽海報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11日。(文/肖永軍)

明 黃道周《孝經定本》局部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撇開中俄開會談朝核,美欲借施壓之名建對朝博弈「後援團」?
朴槿惠涉嫌收受情報部門賄賂,個人財產被全部凍結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