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校更可能改變誰的人生?

名校更可能改變誰的人生?

來源: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

同桌的你

 原唱流行經典名曲3

高曉松 

00:00/03:19

讀名校是否改變人生,與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息息相關。

有一個研究發現:對於一個學霸,家庭社會階層越低,讀名校就越能提升他的收入;家庭社會階層越高,讀名校與讀普通學校,收入的差別就不是很大(重點在學霸,成績差者不適用)。

讀名校收穫最大,更可能被名校經歷改變一生的人,不是富二代,不是中產之後,可能也並非讀文章的你我的後代,而是如今看起來最難進入名校的一群孩子——寒門學子。

他們才可能是名校的最大受益者。

01

精英大學追逐賽的重磅炸彈

以上結論,來自於兩位學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Alan Krueger,和美國Andrew Mellon基金會的Stacy Berg Dale教授。他們在1999年和2011年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目的在於衡量名校對於人生的改變力度。

名校畢業生的收入高於普通大學,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我們過去的文章《讀書上大學,到底能回報我們多少錢》中也寫過:

「清華大學李宏斌教授測算出,畢業於名牌大學、211大學,比普通高校的回報高28%,而985大學的回報率,是211大學的1倍。」

在Krueger和Dale兩位教授的研究中也的確發現:1995年從耶魯大學畢業的學生,比普通大學Tulane的畢業生多掙30%,明顯支持「精英大學賺錢更多」的假設。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名校畢業生之所以比普通大學畢業生賺錢多,也有可能,是名校本來就吸引了更多更聰明、更勤奮,家庭條件、支持資源都更好的學生呢?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名校畢業生賺錢更多,或許並非完全是「名校加成」的原因,更多是來自於個人能力、家庭背景的個體原因。

事實證明,的確是這樣。

第一點原因:無論國內外,名校錄取分數線最高,毋庸置疑。能卡進名校錄取分數線的孩子,聰明、勤奮、內驅力強、家庭資源足,這四個條件至少佔據三個。

第二點原因,名校聚集了更多家庭背景好、父母學歷高的孩子。

在美國,名學錄取時的「背景歧視」已經催生了大範圍討論——研究生錄取時,耶魯、哈佛法學院之類的精英學校中,有60%的學生來自於社會階層梯級中的前10%,而只有5%來自於社會階層的後50%;本科錄取時,有75%的學生來自於中上階層家庭,少於10%來自於後50%階層。

在中國,清華大學的老師專門做過調查,發現這樣的現象:

「清華學生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佔比更高,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佔比較低,呈現倒金字塔型」。

還有人給清華學生做過畫像:

「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務員和教師、每年與父母起碼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國遊學的經歷。」

第三點原因:我們的文章《讀書上大學,到底能回報我們多少錢》早已證實,家庭收入高、父母學歷高的孩子,剛畢業時收入水平、整個職業生涯收入,以及事業晉陞空間,都要高於劣勢背景的孩子。

這三點證據鏈說明:

名校確實聚集了全國個人因素和家庭因素都佔優的一小群學生:

個人因素:聰明、勤奮、內驅力強、綜合能力強;

家庭因素:家庭收入高、父母學歷高、社會地位高。

而優秀的個人因素和家庭因素,恰好對於大學的回報率有很強的提升作用。

因此,哪怕去掉名校光環,單單看個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名校學生的收入就要高於普通大學畢業生。

所以,名校的用處在哪裡?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再回到Krueger和Dale教授的研究。

為了驗證名校的用處何在,在1999年的研究中,兩位教授研究了一部分特殊的學生——家庭條件好,被常青藤或相似水平的精英大學錄取(家境好、成績好),但最終選擇進入了一所非名校的學生。

研究結果發現:

平均來說,20年以後,這部分學生和精英大學的畢業生收入,相差無幾。

這說明,對於這些足夠學霸,以至於收到精英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生來說,無論他在哪上大學,都能獲得精英學生一般的收入水平。

他們的成功,主要是個人原因,而非大學因素。

他們之所以畢業於普通大學,還能和名校畢業生收入相當,可能是由於,成績非常好,卻進入普通大學的學生,成為了「小池子里的大魚」,更加受同學羨慕、老師重視,也在求職時排名更靠前、更突出,所以未來收入也不輸名校學生。

而名校中精英雲集、競爭激烈,大家都是大池子里的小魚,要想突出自己,自然難度更大。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在這裡似乎很有道理。

為了驗證1999年的研究結果是否有普適性,兩位教授又在2011年,用更新、更好的數據,研究了19000名大學生的高考成績、錄取院校和職場收入,最終也得到了與1999年相似的結果:

一個SAT考試取得1400分,申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名校),卻最終去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普通學校)的學生,和同樣1400分,但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名校)的學生,20年後的收入其實在一個梯級。

只要成績進入了名校錄取範圍,無論你最後去哪兒讀了大學,對收入的影響都不太大。

這無疑是在這場名校追逐賽,拋下的一顆重磅炸彈。撕開了名校一向引以為豪的成就真相,也炸得各位學生和家長無所適從。

不過,這僅僅是從畢業生收入來說名校的「用處」,除了收入這種「顯性標準」,名校當然還有很多「隱性資源」——精英同學、大牛老師,以及泰斗雲集的頂級學術講座,明星扎堆的活動論壇,和引以為豪的社會名譽,這些隱形資源,也是不可小覷的財富。

除了證明「名校對家境優越的學霸幾乎沒用」,2011年的研究,還發現了一個例外——一這個結果不適用於一部分學生:

黑人學生、拉丁裔學生、低收入學生,和父母非大學學歷的劣勢背景學生。

研究結果發現:

對於這些劣勢背景學生,如果得以進入一所精英大學,其收入會明顯高於分數相同,卻進入了普通大學的寒門同學。

也就是說,對於寒門子弟,名校非常有用。

究竟是為什麼,名校對家庭條件好、父母學歷高的學霸加成不大,卻能明顯改變寒門子弟的命運呢?

研究者的猜測是:在名校,劣勢背景的孩子能獲得更多前所未有的「軟性學習」和「軟性資源」。

劣勢背景的孩子,由於從小家庭物質資源、精神資源都有限,父母學歷又不高,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軟性資本,就遠遠少於中產及以上家庭的孩子。而家庭條件好的孩子,自小耳濡目染中,就習得了父母的行為習慣、處事觀念、職業態度,更加自信,也有更廣的知識面、視野、人脈圈,這些都是有助於在未來獲得職場成功的要素。

當進入名校以後,寒門子弟就可以從身邊優秀的同學身上,學習到這些社會規範、行為準則、思考方式,和習慣、觀念、態度,彌補上了過去落下的社會化過程,也擁有了在自己生活圈內得不到的人脈資源。

而他們那些能力相當,卻只進入普通大學的寒門同學,在這方面的「軟性學習」,和獲得的「軟性資源」就可能少得多,所以才和名校的寒門子弟出現明顯的收入差距。

02

馬太效應諷刺,但努力依然不會白費

這個研究的兩個重點結果,無疑現實又諷刺:

成績好、家境好,父母學歷高,哪怕沒能進入名校,最後混得也不會差;

成績好、家境差、父母學歷低,要想混得好,唯一的佔優選擇,就是進名校。

對於劣勢背景的孩子,這唯一的選擇,已經變得難上加難——只要教育資源還存在分配不均,只要教育軍備競賽還無法停戰,只要成就高度還和家庭硬性和軟性資源投入相關,這些孩子的奮鬥就困難重重。

可以踩在父母肩膀上闖世界的人,反而條條大路通羅馬;一開始就一無所有的人,獲得好成就的路徑卻少之又少——這就是馬太效應

不過,對於劣勢背景的孩子,至少還有一個提供安慰的結論:

上得了大學,尤其是一類、二類的大學,就已經比自己的上一代跨了一大步,也比自己生活圈中,止步於高中文憑的同儕獲得了更多入場券。

《讀書上大學,到底能回報我們多少錢》一文就已經說過:

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高中文憑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中國大學的回報率有16.3%,而高中的回報率非常低,只有4.5%,多讀一年大學,能增加16%的收入,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相比,收入要高出64%;

在美國,整個職業生涯中,高中學歷者比大學學歷者少賺100萬美元,大學學歷比高中學歷多賺75%,這個百分比還會越來越高。

讀了普通大學的寒門子弟,雖然在起薪、增長率和增長空間,可能都要略微慢於優勢背景的孩子,但相比於自己的上一代,以及自己所處的生活圈,他們都能或多或少學習到從前沒機會學到的理念、習慣、態度,積累下一些知識、能力、資源和人脈,這些資源對未來成就的作用,只會讓他們跑得越來越快。

努力不會完全無用。

而對於優勢背景的學霸們,我知道你們儘管能獲得父母的保護與蔭庇,但你們依然非常希望進入名校,讓父母臉上有光,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不過,這篇研究結果已經告訴你們:

能進入名校固然最好——在一個優質平台,與優質同儕互相學習、互相競爭,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件樂事。

但假如,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讓你進入全國數一數二的頂尖名校,而是進入了同樣重點,但可能沒那麼有名氣的大學,也不要認為人生已經徹底完蛋,因為你們進入大學之前的各種積累、良好習慣、優秀品質,依然讓你有很大機會,與名校的同儕並駕齊驅,只要你們的自信心、自控力、內驅力,沒有因為夢想受挫而被消磨殆盡。

最後,以本文研究中的兩位作者Krueger和Dale教授的話結尾:

精英大學們應該看見,劣勢家庭的孩子,才是名校的最大受益者。你們更應該做的,不是給已經條件優渥的學生更多補助和幫扶,而是給這些劣勢背景的孩子,提供充足的經濟援助、生活幫助和心理關懷,這才是最有效、最有益的事情。

公號簡介:家長進化論,不同於99.5%親子類公眾號,用數據、理論說話的教育研究社區。和你一起,進化自己,成就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別讓壞情緒,拉低你的生活
女子離婚第二天就與公公結婚,為何驚動了巡察組?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