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發布交通大腦 用AI技術破解交通難題

滴滴發布交通大腦 用AI技術破解交通難題

全球動態

1、VIDAA AI人工智慧電視系統在京發布 海信高管現場放「豪言」

1月31日,海信在北京正式發布了VIDAA AI人工智慧電視系統,首次公布人工智慧電視定義並推出全場景實時圖像搜索和全場景語音兩大人工智慧創新交互設計,使電視打通用戶生活圈,成為覆蓋用戶全場景生活助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彩電品牌紛紛加碼人工智慧的背景下,海信首席科學家王志浩在發布現場放出「豪言」:「海信AI電視的體驗已經超越了市面上所有的人工智慧電視,交互是最好的,如果食言我願輸給他1000萬!」

2、AI 圖像識別應用服務公司 Trax 宣布進入中國

1月31日,來自以色列的AI圖像識別應用服務公司Trax今日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此前,Trax曾宣布任命前微軟雲平台總經理王茜(Nancy Wang)擔任大中華區總裁。

Trax聯合創始人、CEO Joel Bar-El表示,"Trax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在技術方面有能力、實時把零售商貨架上面所有的商品信息,實時在單品的量級上識別準確率達到98%的的一家公司。"

目前Trax業務遍布50多個國家,其通過頂尖的圖像識別演算法、海量的貨架和商品數據,為品牌及零售商提供精確、實時、可靠的數據服務。


1、對話深睿醫療喬昕: AI聚焦臨床才可能被醫生、患者接受

深睿醫療CEO喬昕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醫療AI產品還是醫療產品,是醫療產品就要遵循臨床指南和醫學路徑,不然就不會被醫生接受。

喬昕認為,隨著資本滲入,政策開放,技術升級,醫療行業的創業者、投資人對醫療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醫療正由互聯網移動醫療向AI醫療轉變。

一般來說,一位經過嚴格訓練、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影像科醫生,診斷一個病例平均需要花費20分鐘以上的時間,查看300張以上的CT掃描圖片,且有可能因為注意力分散、疲勞等原因,造成一定程度的漏診,從而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而通過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技術,可以更好的幫助醫生提升診斷的效率和效果。


1、滴滴發布交通大腦 用AI技術破解交通難題

日前,滴滴在2018智慧交通峰會上正式發布了智慧交通戰略產品「交通大腦」,未來其將攜手交管部門,運用AI的決策能力解決交通工具與承載系統之間的協調問題。

滴滴出行CTO張博表示,未來十年,交通會因科技發展發生巨大變革,這一變革體現在交通基礎設施、車輛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三個層面。目前,滴滴交通大腦已部署在全國20多座城市,滴滴從智慧誘導屏、智慧信號燈等智慧交通項目著手,優化城市交通管理,緩解道路擁堵。

2、如何讓AI像人類大腦一樣決策?美國研發"人工開關"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標準和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稱,新研發的超導開關不久可使電腦像人類一樣做出決策,實際上可使電腦成為人工大腦。終有一天,這種新技術可使高級人工智慧(AI)系統應用到從交通到醫學等各個領域,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開關被稱為人工神經突觸,非常類似生物大腦,可通過處理接收到的電信號和生成相應的輸出信號來"學習"。這個過程類似神經突觸在大腦中起到讓神經元相互傳遞信息的功能。1月26日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刊登了介紹人工神經突觸的論文,這種超導開關形狀像一個直徑10微米的金屬圓筒。該系統可通過經驗甚至從周圍環境中學習。

文|小艾科技【微信公眾號:xiaoaidekeji】歡迎添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小艾 的精彩文章:

TAG:科技小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