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古詩詞與幼兒溫柔相遇

讓古詩詞與幼兒溫柔相遇

伴隨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不少幼兒園開展了各種傳統文化學習活動。但是,傳統文化尤其是古詩詞如何走進幼兒的內心,目前似乎沒有形成共識。

例如,有的幼兒園讓孩子們背誦古詩詞,比賽看誰背得又快又好,但僅僅囫圇吞棗地背誦,是學習古詩詞的最優方式嗎?古詩詞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抑或比賽的工具、未來中小學試卷上的填空題?除了背誦,古詩詞能否與歌唱、繪畫、賞析、講故事等結合起來,融入幼兒的生活,成為其人生經驗的一部分?

一邊大聲唱出來,一邊聽故事、探文本、賞圖畫,日前出版的《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讓幼兒真正愛上古詩詞,給出了另一種頗有價值的學習古詩詞路徑。在該書編寫者「常青藤爸爸」團隊看來,讓孩子與古詩詞溫柔相遇,才是古詩詞最佳的打開方式。

《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封面圖

唱出來的古詩詞才難忘

掃完二維碼,伴著古琴的低音挑弦,日本太鼓發出鏗鏘的律動和撞擊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被一字一字唱出來,緩慢卻有力量,那種從痛到悲再到怒的情緒,淋漓盡致地流淌出來,聽者似乎化身為曹植,置身於被兄長逼向死地的心理場。

聽完被唱出來的古詩,看一看古色古香、貼近當時歷史情境的繪畫,再掃一掃二維碼,《七步詩》背後的故事借著親子對話娓娓道來,古詩詞因此而變得立體生動、韻味悠長,鮮活一如欣賞一幕精彩的話劇。

「一首首古詩詞如同一個個人,氣質都是不一樣的,配曲也是量身定做的。」《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的作曲者、「常青藤爸爸」音樂總監樊文婷、孩子們口中的樊樊老師,告訴記者,為了讓幼兒理解古詩詞的意境、背景、寓意,她在深入了解每首詞內容的基礎上,選擇氣質相近的樂器,譜寫樂譜,反覆打磨,60餘首古詩詞花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

例如,給杜甫的《春夜喜雨》配樂時,她專門去了成都的杜甫草堂,感受草堂的氛圍,最終選擇了揚琴作為主樂器,搭配小提琴撥弦與電子和聲器,因為揚琴適於演奏快速的樂曲,最適合表現輕快、活潑的情緒和歡快、喜悅的感情,這一點與這首詩的主旨和作者的心情相呼應。在唱出來的同時,幼兒腦海里自然而然有著古風大片即視感。

看見詩、聽到曲、看見畫,腦子裡有顏色,眼裡有冷暖色調……樊樊老師說,她在為古詩詞配曲時有著強烈的情感代入,也對故事有自己的體察。每首詩後她配上了「歌曲賞析」,講述如此編曲的理由。雖然文字不多,卻是最燒腦的部分。在錄音時,她啟發唱者也像她一樣想像自己身在古代,這樣感覺更容易蹦出來。例如,演唱《七步詩》時,她就讓小男孩聯想「如果你的親哥哥要殺了你,那是一種什麼感覺?」情緒調整完畢,悲愴的感覺也呼之欲出了。

古代詩人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是伴著韻律和節奏的,也就是說古詩詞原本就是為了演唱而寫的,如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在旗亭喝酒賽詩,便以「三人中誰的詩被唱得最多,誰就是最優秀的」為標準。可惜大多數古詩詞韻律沒有流傳下來,只能依靠後天創作。樊樊老師表示,而當古詩詞被配樂,彷彿活過來一樣,讓幼兒回到歷史現場,視覺、聽覺等感官亦被不同程度地激發出來,進而對古詩詞有深入的理解,終身難忘,「古詩詞學習不能只有一種路徑,學唱古詩詞應成為一種共識,這也是古詩詞的最佳打開方式」。

幼兒需要一次藝術啟蒙

除了為古詩詞配樂,《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還詳細描述了每一種民族樂器的名稱、特點、演奏方式、音色特點等,如二胡、竹笛、揚琴、排簫、笙、大鼓,有意為幼兒做一次音樂啟蒙。據樊樊老師介紹,當下孩子初學音樂,往往是從西方樂器學起,對民族樂器了解不夠、認識不深。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應該讓幼兒及早知道,有所認識。

另一方面,當下適合幼兒的經典兒歌少之又少,依然多是《小白兔,白又白》《小燕子,穿花衣》《小螺號》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有趣的、韻律優美的兒歌作品並不多,尤其是新近原創的歌曲太少。要麼是西方引進的,如《兩隻老虎》《小星星》《鈴兒響叮噹》等,缺少一點民族特色。雖然當下原創兒歌也有人在做,但很多詞曲不過關,粗製濫造,算不上精品,不聽也罷。幼兒有必要聽一些高品質的、有思想的音樂,而聽唱古詩詞是很好的途徑、一種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這也是「常青藤爸爸」製作《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的初衷。

據了解,樊文婷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生於音樂世家,從3歲開始學習音樂,練習揚琴。由於從小就聽到許多不同風格的世界音樂,且對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因此為每首古詩詞配樂,對她而言雖然有挑戰,但也樂在其中。她賦予每首古詩詞獨特的氣質,背後也是她從小就有的願望,即創作幼兒真正喜愛的音樂。而在製作《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時,她不計時間,不計成本,依照漢語的聲調譜曲,找到音樂與文本之間的平衡點,力求把每一首歌都打造成經典。

不僅是樂器介紹,為了讓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古詩詞,書中還加入了頗具匠心的親子對話環節,講出古詩詞背後的含義、故事,如黃鶴樓之所以叫黃鶴樓,是因為其中曾經住過一位神仙,用橘子變作一隻黃鶴,一聽到歌聲它就翩翩起舞,使黃鶴樓的生意變得越來越興隆。「常青藤爸爸」創始人黃任表示,他找來專業人士對古詩詞進行文本解析,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話雙方也是播音領域的專業人士,短短的三五分鐘,其實傾注了大量心血。

孩子喜歡古詩詞更重要

「幼兒有必要學習古詩詞,但不能像成人那樣過於注重文本。」黃任說,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他們不理解東西,只能讓他們反感,不利於幼兒愛上並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給古詩詞配上優美的旋律和優美的圖畫,讓幼兒邊唱邊學邊聽故事,幼兒就算一時不能完全理解,也願意跟著美妙的旋律、跟著好玩的故事,進而走進傳統文化的深處。

據了解,《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力求藉助旋律、繪畫、故事、賞析等元素,以幼兒最感興趣的方式,讓其感知古詩詞所描繪的事物、所蘊含的味道、所表達的意境,完成最初的音樂啟蒙、藝術熏陶和傳統文化教育。每一首曲、每一幅畫、每個故事,都讓幼兒在聽覺和視覺上都有美的熏陶,激發幼兒進一步了解古詩詞的興趣。

在黃任看來,興趣是幼兒了解、親近古詩詞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唱學古詩詞也是符合教育規律的,背後也有腦科學的依據。有研究表明,學齡前幼兒的學習應以動手、聽覺學習為主,因為他們對圖畫、聲音非常敏感,如此多種感官學習,對幼兒的大腦發育影響深遠,學習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的幼兒學習往往用眼睛學,但不能僅限於此,還要調動其聽覺、觸覺等感知事物,學習新知,「就像我們小時候習慣聽老人講故事,唱民謠,這些都是美好的記憶,是我們了解世界的方式,讓我們一輩子難忘」。

但對於古詩詞的譜曲,有人認為,漢字古音今音有別,用今音唱古音似乎不妥。對此,黃任認為,今音和古音的確有區別,學界上也一直對此存在爭論,如「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的「白蓮」有的說是蓮花,有的說是蓮蓬。對孩子而言,沒必要糾結於此,是蓮花還是蓮蓬,並不重要,不影響整首詩的意境。重要的是幼兒對古詩詞的興趣,能一點點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

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中的每一首古詩詞,都是從小學必背古詩詞中精選出來的,兼顧詩詞內容和歌唱旋律兩個方面,充分考慮了語言的難易程度,並做了分級分類。為每首詩譜曲時,選的是押韻合轍的發音,力求歌曲優美而有意蘊,最終深深印在幼兒的心裡,成為其美好的童年回憶。(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貴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半導體照明暨相關產業高峰論壇」在福州召開
「漢聲中國童話」系列:誰的童年都少不了中國故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