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盛世下的歷史背景

乾隆盛世下的歷史背景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盛世,其中被搬上電視熒幕最多的恐怕是乾隆盛世,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確實是中國幾千年來國力最鼎盛時期,從數據上看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可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所謂的乾隆盛世呢?

康乾盛世」是一個特別有爭議的話題,而乾隆時代則為盛世表現最為極盛的時期。筆者上高中時,歷史教材中把康乾盛世比作封建制度的「夕陽餘暉」,現在,初中歷史教材刪去了「康乾盛世」這一提法,對相關內容做了很大的改動。歷史教材對於這一時期內容的修改,正表示出這一時期對於清朝的重要性。如果能夠讀懂這一時期,也就了解了清朝歷史,甚至能夠理解近代中國的歷史走向。

因為這個盛世出現的不是時候,18世紀的世界文明正在飛速發展,而此時的大清仍然保守固執,面對幾千年世界未有之大變局,沒有前進反而倒退了,當別人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大清卻在退化。全球化的進程已經開始,任何想要閉關自守的國家都註定失敗挨打。在18世紀之前的人類發展都是很緩慢的,正是在18世紀後世界開始了工業革命,從此世界開始飛速發展,新的能源和技術突然迸發,工業和農業產值成幾何倍數的增加,同時期的政治文明也在快速進步。

從傳統中國史觀來看,乾隆無疑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均無可匹敵:

他治下的清帝國擁有3億人口,是唐貞觀盛世期的100倍,前朝明末人口的3倍;修繕河道,賑濟災民的工作十分到位,以至於乾隆中前期幾乎沒有發生大規模民眾受災事件——這在以前的盛世中也是經常出現的;人口壽命也大大增長,到嘉慶元年第二次千叟宴的時候,京師竟然聚集了60歲以上的老人近6000人,在一個沒有現代醫療,人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時代,這真是一個奇蹟。

乾隆自誇有十全武功,雖然牽強,但他真正將新疆併入版圖,又阻止了蒙古的分裂,是歷史上第一個徹底解決了北方邊患的封建王朝(當然也是最後一個)。僅僅平準格爾一役,開拓疆土190萬平方公里,足以使其傲視前朝所有守成君王。

中國歷代王朝所面臨的八大問題:敵國威脅、農民起義、權臣專政、太監擅權、后妃干政、外戚亂政、朋黨之爭、地方割據勢力。而乾隆借鑒歷史經驗,再加上他過人的智慧,將這八大問題化解到近乎於無。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政治空前穩定、人口數量龐大(乾隆六十年將近3億)、國庫空前充盈(常年維持在3000萬兩以上,最高時為8000萬兩)。

局者迷,旁觀者清。清朝人看不到盛世的匱乏與虛弱,但從英國來的馬嘎爾尼卻看的真真切切:雖然國庫充盈,但老百姓卻衣不蔽體,一貧如洗;雖然前來迎接使團的清朝官員效率很高,但老百姓對他們卻恨之入骨;陳舊的武器裝備,懶散的社會風氣。所以馬嘎爾尼就預斷,這個看似強大的中華帝國其實是一艘幾近沉沒的破船,外強中乾,非常虛弱。他回國後,堅定了對東方這個傳統帝國動武的決心,於是乾隆駕崩40年後,鴉片戰爭爆發了

4世紀,歐洲人並不比中國人富裕多少。他們的食物中肉食比重並不算高,一大塊麵包加一碗濃湯就已經讓辛苦了一天的英國農夫心滿意足。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歐洲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憐,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還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據《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戶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而一個中等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說,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的情況十分普遍

雖然登峰造極,但乾隆的統治並沒有任何新意。乾隆盛世不過是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大總結和大重複。不幸的是,這個盛世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時候,因此其成就如燭火遇到了太陽,一下子暗淡無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提倡弓马骑射 导致中国落后?听乾隆的鸦片战争早就全歼英军
清乾隆仿生瓷:惟妙惟肖,幾可亂真!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