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2017年12月28日,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最新一代兆芯處理器,近日又在日本舉辦專門會議,對全新兆芯做了深度解讀。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新一代兆芯分為開先KX-5000、開勝KH-20000、ZX-200三大系列,最多以擁有8個核心。

新兆芯處理器的代號為「五道口」,採用全新內核,IPC性能比上代提升25%,單晶元性能提升140%,內存帶寬提升120%。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KX-5000、KH-20000系列均採用28nm工藝製造,基於業界先進的SoC架構,整合高性能集成顯卡,完全兼容x86 32/64位指令集、SSE4.2/AVX指令集,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CPU虛擬化、SM3/SM4國密演算法、24條PCI-E 3.0通道、9個PCI-E 3.0埠。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KX-5000系列面向桌面、便攜終端、嵌入式領域,其中KX5540/5640均為四核心四線程,主頻1.8/2.0GHz,二級緩存4MB,內存最大容量64GB。

KX-U5580M/U5580/U5680則都是八核心八線程,主頻分別為1.8GHz或更低、1.8GHz、2.0GHz,其中KX-U5580M還支持適應性超頻,二級緩存均為8MB,內存容量最大也是64GB。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KH-2000系列則面向伺服器、存儲,基本架構設計和KX-5000系列一致,不過加入了對RDIMM/ECC內存的支持,最大容量128GB。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ZX-200系列適用於桌面、便捷終端、伺服器、嵌入式,更加精巧,支持四條PCI-E 3.0匯流排、九條PCI-E 2.0匯流排、兩個USB 3.1 Gen.2/三個USB 3.1 Gen.1/六個USB 2.0介面、四個SATA 6Gbps介面,並有來那個號的IO擴展,可滿足多種市場應用需求。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說了半天參數,那麼性能如何呢?兆芯方面也公布了多項實測數據,包括Stream內存帶寬、SPEC CPU2016、FritzChess、7-Zip、CineBench R11.5,比較起來基本相當於七代酷睿Core i3-7100或者Core i3-7350K的水準。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很多人可能對國產自主處理器不屑一顧,覺得性能不濟,不過是為了經費罷了,但其實除了當年聲名狼藉的「漢芯」事件,國產自主處理器確確實實也是在努力的,比如龍芯就已經完全市場化運作,不拿國家一分錢。

兆芯走了一條不太一樣的路,但也是歷盡艱辛。KX-5000系列從2013年8月就啟動了,2014年6月完成架構設計,之後歷經基本設計、硬體設計、全掩模流片、系統調試,一直到2017年10月才投入量產,歷時超過4年。

整個研發過程,兆芯投入了9000個人月的研發資源,花費4000個計算核心、200TB硬碟容量,使用了10台最先進的硬體模擬器和驗證平台。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當然還有各種前端驗證,包括軟體模擬指令、原型驗證系統等,在300多種軟體上進行了測試,測試時間超過4000小時。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兆芯的下一步是代號「陸家嘴」的KX-6000系列,依然是四核心/八核心設計,但會轉入16nm工藝,主頻提高到3.0GHz。

再往後的KX-7000系列,更是會啟用全新的微架構,支持DDR5內存、PCI-E 4.0匯流排。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兆芯也羅列了CPU研發的種種困難,包括起步晚、差距大、市場壁壘、研發成本高等等。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兆芯沒有透露自己的研發投入,不過列舉了行業巨頭的一些數據。只做設計和方案的ARM相對最輕鬆,2016年也花了3.5億英鎊。Intel最為慷慨,每年都會砸100多億美元,AMD也在10億美元左右。

IBM每年投入60疫苗可以左右,蘋果則是越來越闊綽,已經超過100億美元,華為也手筆越來越大,已經基本和Intel、蘋果並駕齊驅了。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具體架構上,AMD Zen花費了31.26億美元,歷時五年Intel每一代都是一年,但更費錢,最近幾代已經超過70億美元了;ARM A73一年花了超過4000萬美元。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除了硬體設計,還有系統和軟體,同樣困難重重,包括工作量大、人才匱乏、軟體生態難構築、研發成本高等等,比如為了研發Windows Vista,微軟投入的費用堪比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國產自主!最新兆芯處理器揭秘:性能追上七代i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科技 的精彩文章:

國人最愛雙SIM卡來了!6.5寸iPhone X Plus概念圖:全面屏更棒
相思紅版華為nova 2s本月24日發售:四攝/麒麟960

TAG: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