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強則國家強(二)

大學強則國家強(二)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學功能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具有鮮明的歷史特徵。今天,大學具有教書育人、科研發展、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和國際交流等功能。換言之,大學既要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又要發揮「服務社會,引領社會」的作用。從實踐來看,大學正是朝著這幾個方向在努力,並為之作出相應的貢獻,包括大學的人才培養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科學研究發現新知識和提高國民科學素養的貢獻、科技成果轉化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貢獻、人文社科對國家治理的積極作用,以及對文化繁榮和思想引領的作用。

傳統上,我們把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這三項重要功能的學校稱為現代大學,它是關係到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問題。首先,人們在認識大學時普遍認為,人才培養是大學第一甚至唯一的責任,其實不然,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思想解放與理念創新,確立「科學研究支撐和引領」的現代大學本質,確立「科教融合」的大學發展理念。其次,按照現代大學的本質,大學發展必須是科學研究支撐和引領的,把握了這一條,就能把握科教融合的本質,實現大學科學研究和發展的一致性。大學教學需以課程建設為中心,擺正科學研究與課程建設的關係,將研究與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高水平的大學課程需要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和引領。最後,服務社會是大學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大學精神的價值所在。

大學功能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產生了知識傳承、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引領、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功能體系,在此體系的基礎上,產生了獨特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我們需圍繞人才培養,推進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引領等功能,同樣的,大學精神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大學精神也是一個體系。所以,我們在研究高等教育時,需要遵循複雜性、全面性、系統性和一致性等原則,整體推進大學綜合改革。

與過去不同的是,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全球化教育變革進程加快,大學迎來了服務創新的時代。這就帶來了人才培養、科研、人文社科等領域的不同變化。例如,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一些高校開始探索創新資源共享機制,來加強創新人才培養,此外,MOOC、學分制的創新等等也都是典型的代表。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家的人才培養和國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教授們將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轉化到課堂上,教給學生,為培養人才服務做出貢獻。

在科學研究方面,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國際經濟競爭更加突出地體現為科技創新的競爭,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少高校創辦和發展了一批科技企業,大學還通過產學研合作為國家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大學的基礎科學研究非常重要,推進人類現代文明的所有工程技術的發明和發展都是靠基礎研究和基本理論支撐的。北京大學王選教授發明的激光照排技術,就是先有數學理論的基礎,才有了激光照排技術,並最終完全取代延續千百年的活字印刷技術,我國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仍佔有國際領先的地位,極大地繁榮了人類社會技術和文化的傳播。

在全球大型安檢設備領域市場,同方威視已成為佔有率最高的企業,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面旗幟。成立於1997年的同方威視,剛開始時由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十餘位專家,充分利用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和創新平台,將技術與人才一起移植到公司的項目開發事業中。核心項目開發團隊身兼兩職,在擔任清華大學教師的同時兼任同方威視公司的骨幹研發人員,成功地將大學的人才、知識資源和企業的技術創新體系鏈接起來,有力地促進了複雜技術成果的快速高效轉化和持續創新。

此類例子還很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無不顯現出大學科學研究的貢獻。例如,高校先後孵化了北大方正、清華同方、清華紫光、東軟股份、華工科技、賽爾網路等一批著名高科技企業均來源於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

(主編李志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的精彩文章:

科學引文索引的發展與演變

TAG: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