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和自己相處

學會和自己相處

昨天是這樣開始的:

因為公交車晚到,我上班遲到了4分鐘,相應的吃早飯的時間就比平常晚了一些,可以選擇的範圍不多,我就買了一個飯糰,包著油條土豆和裡脊肉的那種。

飯糰帶來的飽腹感是很強烈的,之前吃過幾次也是,到了中午都不太會餓。但是從小爸媽就教育我「到了飯點就應該吃飯」,所以我還是隨意點了一份炒飯。

吃這份炒飯的時候我還是不餓的,所以秉著不浪費的精神,吃了約一半的量。吃的過程中,我會想起以前幾次吃飯糰的經歷,嘗試過幾種解決方案:

1. 中午點健身餐——飯里放了葡萄乾,噁心到吃不下,浪費;

2. 不吃午飯——無法撐到吃晚飯,下午會餓,在3-4點想點吃的,或者晚飯會吃很多;

3. 吃一些小吃——點過溫州小吃,肉片什麼的,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因為要湊單所以需要點額外的食物,也會造成浪費。

說這些只是我目前針對「早飯吃了飯糰」做的一些不同嘗試,但是,我卻突然思考到一個更為本質的問題:我為什麼要逼自己去做一件讓我不舒服的事?

我以前對於這個問題的結局方式是「我不餓但是不吃午飯下午會餓所以中午一定要吃,不管是多是少」,但因為不餓所以吃東西不是很有胃口,覺得只是在完成任務,所以食物也變得不好吃,就算是曾經挺有好感的外賣店,我也會變得挑剔,而且把吃飯一件應該去享受的事變成了不得不去做的事。

然而解決問題其實有更為簡單的方式,我不需要刻意強迫自己去吃飯,不餓就不吃,等到下午再點水果或者小吃,這樣胃也不會有負擔,也不用強忍到晚上吃更多的食物。我只需要變通一下,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事情。

又更簡單的解決辦法是,我根本不必在早餐時候選擇飯糰,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跟午飯相連的是午睡的問題。因為辦公室比較嘈雜,所以午睡時間我都會聽著音樂,但是我又不能選擇助眠的輕音樂,怕助得太厲害了不能按點醒來,所以基本上就聽好妹妹的《春生》和《南北》兩張專輯。午睡時間不會太長,大概15-20分鐘,為的是下午工作有比較好的狀態,往往會在剛進入睡眠狀態就醒過來,或者因為太吵而陷入更煩躁的情緒,所以會出現頭痛的現象。

這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投射「到了午睡時間準備好耳機和音樂午睡強迫醒來頭痛」,簡化了就是「聽到既定音樂頭痛」。對於這個問題,我嘗試的解決辦法是聽別人的歌,比如曹方和程璧,但是她們的歌會讓我難以入眠,雖然我覺得她們的歌已經足夠舒緩,但是對於睡眠神經來說還需要更輕柔才行。

但是,我之所以提到午睡問題,還是跟午飯相關,由於午飯是在肚子不餓的狀態下進行的,所以午睡的時候肚子是過載的。辦公室條件有限,只能在桌子上趴一會兒,肚子的不適感就會更強烈。

所以繞來繞去,還是不能和自己的身體過不去。

曾經,我覺得「和自己相處」這件事情很簡單。

我經常在知乎或者公眾號的心理欄目下面看到很多心理問題的文章,尤其是在現在大家都開始重視自我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的大環境下,很多原生家庭的問題都暴露出來。感覺很多和我一樣的獨生子女都會繞不開一個問題,就是童年是被爸爸媽媽鎖在家裡度過的。

我的童年玩伴就是貓、電視還有自己。我也極端過,想要上班的媽媽回家陪自己,然後拿著小刀去割手指,還準備了一盆冰水,想著萬一自己不小心割深了要趕緊處理,然後假裝哭著給媽媽打電話,結果——只是把皮割開了,血還是使勁擠才擠出來一點點。

後來就自己在家撒開了玩呀,可以一直看電視,可以對著鏡子演戲,還可以抱著貓擼一天,可能我的內心世界太豐富,所以一點都不會覺得孤獨吧。

所以我理想中「和自己相處」的狀態,就是悠閑地準備一壺茶,然後把窗帘拉上,靠在軟軟的沙發上看電影,貓會自己找來靠在我身邊;又或者是彈琴、畫畫、搗鼓一點小手工,音響放著好聽的音樂,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跳個舞。

但是,我發現,這只是精神狀態上的和自己相處,是不會矯情造作的解決手段。我想要學會的,是和本我的相處方式。

說真的,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學會變成一個不自卑的人。

現在回想初中的那段歲月,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變成一個自卑的人,並且直到現在都不願意去面對那些時間,完完全全就是活錯了方向,過錯了生活。

學會愛自己了以後,才發現以前的自己真的又蠢又可笑。眼光所及之處不過是單腳站立的孤島,而離開孤島才會看到其實世界那麼廣闊。

有一段時間,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很火,我發現自己性格里的幾個缺陷也是來自於原生家庭,「原來因為爸媽我才會是現在這樣啊~」抱著這樣的想法,我竟然有些罪惡的快感,恨不能指著他們,當著他們的面說「知道嗎?我會這樣都是拜你們所賜。」但我很快發現這樣是不對的,我似乎將這些小小的過錯放大了1000倍,並且無視所有他們帶給我積極的教育和開明的思想,以及最無私的支持。

但這樣讓我很痛苦。因為我平靜下來去想,比起這些小小的過錯,他們給我的愛和支持,開明的教育和溝通,這些才是讓我成為我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些小瑕疵在這其中實在是微不足道,而我竟然因為這些瑕疵來質疑他們。

是的,父母會犯錯,有些過錯會影響我們的性格,我們的處事方式或者世界觀。但正是因為那一點點的小瑕疵,才讓我那麼可愛呀(不好意思我忍不住想搞笑...)

就這樣,我釋懷了。爸爸媽媽不知道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糾結時光,但對我來說,這是我精神上和他們的一次和解。

對,我覺得要學會和自己相處,重點是要跟自己和解。換個方式說,只有讓自己勇敢的面對本我,敢於直面自己所有的陽光面和陰暗面,才能真真正正的和自己開始相處。

我需要和解的事情很多,需要和奶奶的和解,和初中的自己和解,和身體和解,和這個世界和解,只有和解了,我才能安安心心的,把窗帘拉起來看場電影。

p.s.寫這篇文章是想分享我的一個思考過程,之前跟彼票聊天的時候,他說覺得我寫的廁所那篇和橘子那篇推送,都有點不明所以,看了不知道在表達什麼,有點煩躁。

我覺得有時候我的傾訴欲很強,但是有些情感和精神狀態更適合用文字來表述,比如《一個橘子》那篇,我就是表達對自己的一種憤怒吧,寫廁所那篇純屬好玩,就是我會注意到這個問題,不知道有沒有人同感的一種認同感追求。

我最近會發現對自己有點失望。越來越像一個把自己達不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長,跟朋友說話的時候去勸導和建議他們,投射到自己身上,往往也是我糾結和懦弱的地方。

和新同事相處的時候感覺也是如此,曾經我面對的一些問題,現在變成我要去幫助別人解決的事情了。「這句話邏輯有問題呀」、「寫文案不能太空泛啊」,現在我也終於理解這是怎樣的感受了。新同事總是對我表示感激,說多虧有我給了她指導和幫助,不然她無從下手。而我忍不住自嘲(就是那種故作深沉的滄桑感),覺得經驗真是一種虛無縹緲又切實存在的東西,明明還是需要很多指導的我,竟然開始舞槍弄棒指導別人了。

不過學會從第三種角度來看待自己,也算是一種進步了吧。

今天有次條!分享了一個剛看的小短篇,是寫小說對話的典範,希望對你有所啟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嶼上的小酒館 的精彩文章:

TAG:貓嶼上的小酒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