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雪龍」船完成南極海底精密勘測 覆蓋面積超3000平方公里

「雪龍」船完成南極海底精密勘測 覆蓋面積超3000平方公里

央視網消息:央視隨隊記者從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了解到,22-25日期間,考察隊在南極羅斯海特拉諾瓦灣開展地球物理調查,獲取了海底地形、海洋重力、磁力數據。這是「雪龍」船首次以全覆蓋勘測方式獲取南極海洋的海底地形地貌資料。

特拉諾瓦灣位於南極羅斯海西部維多利亞地沿岸,周邊分布有美國、紐西蘭、德國、義大利和韓國等國家考察站,我國羅斯海新建站也位於此處。

「雪龍」船在特拉諾瓦灣進行「地毯式」航行,並利用2017年最新安裝的浮冰區海底地形精密勘測裝備,對該海域海底進行地形地貌測量,測線總計近1700公里,覆蓋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共完成從新建站向外海近100公里範圍內的海底精密勘測。

考察隊首席科學家楊惠根表示:「本次獲取的資料基本摸清了新站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特徵,為未來新站海洋實驗室建設、南極海洋海底觀測網建設奠定基礎,也提升了我國對南極海洋的立體觀測實力。」

南極科考隊在羅斯海進行「海洋立體調查」

自25日起,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圍繞國際關注的海洋微塑料、人工放射性核素、海洋保護區等熱點問題,在南極羅斯海持續多日開展業務化觀測。

考察隊在羅斯海共布設了3條斷面、19個觀測站位,開展海面微塑料拖網、海洋水體調查、海底地形地貌勘測等,組成「海洋立體調查網」。獲取的樣品,將在「雪龍」船實驗室進行初步分析。

自考察隊出發以來,目前已分別在南極戴維斯海、南極半島海域檢測出海洋微塑料,說明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物已經深入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南極海洋環境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加強對南極海洋環境的業務化調查,是中國保護南極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央視記者 趙曙光 王遠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網 的精彩文章:

我國「悟空」號衛星突然「失明」 19小時天地大營救上演
「冰花」男孩上學走路一個多小時 教室內無取暖設備

TAG: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