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過去兩年,中國中高端手機市場是虛假繁榮?

過去兩年,中國中高端手機市場是虛假繁榮?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2011年開始進入高速增長的階段,不過僅僅4年時間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速就大幅下滑至2%左右,隨後在2016年再次取得兩位數的增長,當時業界高呼中國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已到來,如今回顧起來或許這只是一場虛假繁榮。

中華酷聯時代,那是狠打價格戰的時代,國產手機品牌和三星紛紛推出售價低至300元以內的智能手機,這推動了國內市場迅速普及智能手機,那兇狠的價格戰顯然非如今的華米歐維可比,只有經歷個那段歷史才知道價格戰的殘酷性。

2011年小米以互聯網營銷崛起,不過小米當時重點推的是1999元的手機,強調的是相當於三星和蘋果高端手機的性能但是售價卻只有它們的一半,這為小米帶來了性能發燒的稱號,當然在當時這是正面的形象,確實小米手機的出現讓國內用戶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了更好的智能手機體驗,不過此時小米的出貨量還相當有限,2012年、2013年其出貨量分別為719萬、1870萬。

2013年小米推出售價千元的紅米,其中最低價的紅米手機更低至699元,這讓小米的出貨量取得爆發性增長,2014年其出貨量達到6112萬部,同比增長高達226%,並在2014年三季度取得國產第一大和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的稱號。

可見無論是中華酷聯還是小米的崛起,都與它們在低端市場獲得廣泛用戶的支持有很大的關係。其實這也與中國的經濟現實相符合,因為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的人口大國,在大城市的人群消費水平較高,他們當然消費得起高價的手機,而在廣闊的農村還有很多人群的消費水平極低,他們連購買千元的智能手機都要斟酌良久。

到2015年,中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此時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增速大幅度下滑倒也是能理解的,大家都理解中國市場已達到飽和階段,繼續高速增長不太可能,此時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

那就是OPPO和vivo的崛起,它們依靠自己深耕多年的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市場的線下渠道,再以猛烈的電視廣告攻勢,迅速取得了這些地區用戶的認可,出貨量節節攀升,並迅速躋身國產手機新四大,形成華米歐維四大國產手機品牌。

隨著OPPO和vivo的崛起,華為也迅速轉身,在2016年推出千縣計劃,將自己的渠道覆蓋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市場,在華為、OPPO、vivo的推動下,2000元價格段的手機出貨量迅速增長,這給了業界一個印象,那就是中國手機市場開始進入到消費升級階段,大量換機用戶都選擇價格更高的手機了。

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2016年底、2017年初就傳出中國的渠道商中還留存著大量的手機,迫使幾家國產手機品牌不得不削減2017年一季度的訂單以清理庫存,counterpoint發布的2017年一季度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僅同比增長了4%,遠低於2016年的11%的增速!

或許此時就已經說明了中國所謂的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興起可能只是一場手機企業製造的狂歡,實際的市場需求遠沒有手機企業所預計的那麼樂觀,只是由於手機企業向渠道壓貨從而取得了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增長再次達到兩位數的繁榮。

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寒冬來的更快,2017年二、三季度的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1%,似乎無論是營銷手段還是線下渠道的變革都無法拉動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長了。

在各方關注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時候,中國還有近4億用戶在用著2G/3G手機,這部分用戶應該是中國的低端消費者,他們根本就消費不起中高端的智能手機,正如新聞報道一個在大城市做環衛工的農民他使用的是一部以250元買來的二手智能手機,在農村一些農民還為每月如何省十幾元的電費,可見這些用戶的消費水平。

時不時見到業界驚嘆國內4G智能手機價格戰的兇猛,然而他們沒有看到的是4G智能手機市場的價格戰相比起3G智能手機的價格戰根本就不算什麼,遠遠達不到當時的激烈,當前國產手機紛紛哀嘆出貨量下滑的時候是不是應該關注下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呢?

中國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繁榮算起來僅僅只有2016年,而且造成了一定的庫存問題,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即開始出現下滑,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兩年國內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繁榮可不可以說是虛假繁榮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iPhoneX停產?對此不敢苟同
小米強行進入空調市場會不會是給自己挖的坑?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