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桑吉」輪清污面積已達220多平方海里 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桑吉」輪清污面積已達220多平方海里 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桑吉」輪清污面積已達220多平方海里 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圖為發布會現場 攝影:黎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事故處置工作第二次新聞發布會2月1日下午在交通部舉行。自「桑吉」輪燃爆沉沒後,中國方面使用消油劑、圍油欄、吸油毯以及噴洒消防水等方式回收並促進油膜分散和揮發。目前,參加現場清污行動的中方船舶有5艘,另有韓國、日本清污作業船各一艘。截至1月30日,清污面積約225.8平方海里。

掃測沉船位置和姿態 持續播發航行警告

交通部有關負責人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桑吉」輪碰撞燃爆事故處置工作,在8個部委聯合組成的專項小組統一協調下,中方依然沒有放棄,繼續協調現場力量及過往商漁船開展失蹤人員搜尋,派出掃測船對沉船位置及沉船姿態進行掃測。考慮到難船沉沒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中方設置了航行管制區,以難船為中心10海里為半徑設置警戒線,持續不間斷播發航行警告,提醒過往船舶注意安全,避免引發次生災害。

部署水下機器人 勘察船體破損情況

據介紹,1月20日、21日,交通運輸部上海救撈局部署水下機器人開展水下勘察,了解掌握「桑吉」輪船體破損情況,觀察到「桑吉」輪右舷撞口在2#-3#貨艙位置,呈三角形,最寬處約35米。同時,通過對沉船主甲板、艏部和艉部等區域的觀察,發現甲板上通風口、測量孔、洗艙口和艙口蓋孔等大部分損壞。

交通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桑吉」輪除了載有凝析油,還存有約1900噸的船用燃料油,如果不清除這些存油,仍存在污染海洋環境的可能性。根據水下機器人勘察情況,目前中方正在研究制定水下殘油清除方案,希望從根本上消除溢油隱患。關於是否打撈「桑吉」輪,中方一直與伊朗方面保持溝通,將按照相關國際條約規定,與船東、船旗國進一步研究後確定。

黑匣子已打開 四方聯合組成調查組

在事故調查方面,依據國際海事組織有關規定和建議,1月25日上午,中國、伊朗、巴拿馬和中國香港特區海事主管機關經協商達成共識,並共同簽署了聯合開展「桑吉」輪和「長峰水晶」輪碰撞事故安全調查協議。事故調查工作在協議框架下,由四方聯合組成的調查組合力開展。目前,聯合調查組已成立,各方均指派海事調查官參與調查。調查組已赴舟山對「長峰水晶」輪進行安全調查。1月24日,在各方見證下,「桑吉」輪的黑匣子已經打開。

對近岸海域開展應急監視監測

在海洋環境監測方面,國家海洋局調派船舶持續巡視,海監飛機對事故現場和油污漂移進行大範圍巡視並獲取全景影像,協調多顆衛星對事故周邊海域海面溢油情況進行跟蹤監測,組織開展現場海洋環境觀測預報,及時提供海洋預報和漂移預測信息,啟用無人艇、現場快速監測設備等開展油膜採樣、溢油分布狀況等針對性的監測工作,組織監測人員對近岸海域開展應急監視監測。

沉沒點半徑30海里被劃為漁船管控區

在漁業資源監測方面,農業部門組織開展水產調查監測,目前已完成兩個航次的現場調查監測,開展了40個站位、近500個樣品的監測評價。同時,加強事發海域漁船管控,將「桑吉」輪沉沒點半徑30海里的範圍劃定為漁船臨時管控區,實行動態監控,要求漁船不得進入上述海域作業。

在大氣環境監測方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上海、江蘇、浙江等環境監測單位和部門持續開展沿岸敏感點環境空氣、衛星遙感等應急監測工作,並通過衛星遙感監測溢油區面積,結合氣象、洋流等信息,利用數據模型,模擬下一步污染遷移、擴散方向,為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此外,中方通過《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區域溢油與有毒有害物質泄漏事故應急計劃》合作機制,及時將相關信息通報了周邊國家。

今年1月6日20時許,「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桑吉」輪上32名伊朗和孟加拉籍船員失蹤,後發現3具遇難者遺體;「長峰水晶」輪上21名中國籍船員棄船逃生後被附近漁船救起。14日12時左右,「桑吉」輪突然發生爆燃,後於當天下午16時45分沉沒。1月19日,交通部首次就「桑吉」輪碰撞燃爆事故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北京海歸協會會長參觀無界空間 達成戰略協議
流星墜落 點亮美加夜空(視頻)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