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信仰本能和禁忌自覺
"無須檢驗的認識,是信仰的本義。亦即我們從生而為人開始,自然而然接受了原始信仰中的關鍵內容。譬如我們的姓氏,我們的祖先,我們生老病死中一切生命言行禁忌的遵循與奉守。總之,我們很少偏離生命環境中那些實實在在的信仰內容,因為我們的環境是被信仰規定和約束的環境,大多數人若想逃離這些束縛,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除非能力特別巨大,除非選擇身心不在。"
人的信仰本能與禁忌自覺
馬竹
丁酉年臘月初九,亦即2018年1月25日,我們期盼多天的雪花終於洋洋洒洒飄落了下來。接連幾天,微信朋友圈各種晒圖都與這場大雪相關。這一年雪地堆積的雪人,時代特徵明顯,多以成年人為主,女性居多,戴著墨鏡的較多。雖然只是某些欣喜情緒和幽默心境的流泄,但若細究起來,這些欣喜與幽默的深處,與信仰有關,與崇拜有關,更與文化的遺傳基因呈現有關,其景象綺麗,景觀豐饒。
在類似這些期盼和景仰的集體表現中,還有一層意識是我們很難自我察覺的,那就是人們渴望消解對現實境遇的無奈,對自然力量的膜拜。無奈是期望解脫的憂苦之一種,而膜拜則包含我們對自然力的恐懼與敬畏。對自然力的崇拜,人類自古以來從未中斷過。而且由此我們可以總結:每個人生來就有信仰本能,即便在被迫信仰某些東西的氛圍里,也不會消除自身基因遺傳中原始信仰的重要部分。
人類原始信仰是從自然信仰開始的,逐漸信仰各種古神,延伸到姓氏信仰、圖騰信仰、祖先信仰、生殖信仰等等,乃至對故居、遺址、遺像、遺物、遺骸、塑像等等外相,也會成為具體信仰對象。儘管原始信仰這個名詞有它具體的含義,但請留意,種種與原始信仰有關的內容在人類歷史上從來不曾徹底根絕,以至伴隨每個人的一生。
原始信仰是一個學術詞,專指原始社會時期人類普遍的信仰。由於原始人對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認識能力有限,於是認為人也好,動物植物乃至無生物也好,都有靈魂。同時他們覺得自然界發生的所有現象,如風雨雷電、日出月落、山崩水漲、生育死亡等等,都是自然力量在起作用,因此自然力是有靈性的,有神威的,他們希望通過某種儀式求得自然神靈的保護和支持,由此而生髮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等難以計數的崇拜,及其名目繁多的禁忌和儀式。從這個角度反觀,我們現在的一切信仰,都可與人類早期信仰的內容與方式直接關聯,亦即本質無異。
造神,是原始信仰最突出的特徵。原始人對自然滿懷恐懼和希望,所以他們造出的古神親切逼真,猶如親人朋友,雖然古神們都有無比猙獰的神秘色彩。原始社會之後,人類造神的文化基因其實並無停滯,各種各樣的新神世世代代都有被造出。這些層出不窮的新神們,統統都有特定時代的道德倫理觀念附著,當然同時也在充分體現崇拜者們內心的恐懼和本能的期盼。所以說,人類的原始信仰意識從未真正消亡。
譬如說,世界各國都有大量的人物崇拜,也稱英雄信仰或名人崇拜,這些已經沒有了肉體的人物們,被塑像出金的銀的銅的鐵的,也有石刻的繪畫的,等等,存在方式千變萬化。
不久前流行一個說法,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顯然這種觀點是缺乏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或者說他們所認為的信仰是指西方諸神包括政治主張。純粹從每個中國人依然保持著對自己民族文化的信仰,如民俗信仰、姓氏信仰、祖先信仰等等,就足以看出,每一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他十分具體的信仰原則和信仰對象。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中國人,只要他還活在這個世間,他心裡一定有其十分堅固的自然信仰和人文信仰,尤其是自然信仰,可謂與生俱來。
無須檢驗的認識,是信仰的本義。亦即我們從生而為人開始,自然而然接受了原始信仰中的關鍵內容。譬如我們的姓氏,我們的祖先,我們生老病死中一切生命言行禁忌的遵循與奉守。總之,我們很少偏離生命環境中那些實實在在的信仰內容,因為我們的環境是被信仰規定和約束的環境,大多數人若想逃離這些束縛,基本上是無能為力的。除非能力特別巨大,除非選擇身心不在。
最早的社神、稷神就是土地和農業二神,周秦之後社稷是國家的代稱。姓氏崇拜中,姓是母系氏族社會每一個血緣關係人群的具體標誌。姓者,女生也。所以中國最早的一批姓,都是和女子為偏旁有關的,如姜是炎帝族的姓,姬是黃帝族的姓,還有贏、姚、姒等等。氏則是父系氏族社會以後男性氏族首領之下的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且與土地、權力有關。我們每個人的姓氏都有無比生動的歷史故事,這些淵源,構成了我們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隱藏在我們的生命基因中,隨時顯現。譬如我們偶爾同車同行同桌同飲,同樣姓氏在瞬間形成的那種身心默契,能夠形成一種特殊的力量,是姓氏信仰的力量。
喜歡旅遊的人們大多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名勝里看到人類各種原始信仰的遺存,作為人類信仰的普遍存在,所有遺存都是信仰符號,如:山崇拜、水崇拜、天體崇拜、土地崇拜、石崇拜、火崇拜等各種崇拜,還有鳥圖騰、蛇圖騰、狗圖騰等等各種動植物圖騰及其變形圖騰,甚至包括女陰崇拜、男根崇拜,再就是各種誕辰紀念、忌日紀念、生日慶祝亦即內容豐富的祭祀儀式、喪葬儀式種種信仰與禁忌,這都屬於原始信仰中祖先崇拜的範疇。
所以說很多崇拜與禁忌,其實都與原始信仰關聯。無論這個世間怎麼變化,物質文明多麼現代,每到傳統節日比如春節,我們就會遵循一些非常古老的儀式,這些儀式多數都是亘古未變亦即在內容上始終如一。這一切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常識,因為它們實實在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些相關的知識多數就在文字信息中,這也是為什麼漢語言特別具有魅力或者魔力的原因。比如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由於教義熔合在了漢字里,而漢字本身恰好具有文字信仰的功能,因此佛學非但不會停止,反倒只會愈來愈盛行。歷史上有過多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但佛教越滅越興旺。我們覺得,其中緣故,和漢字對佛教的貢獻巨大有關。其實其他宗教也都一樣,譬如一部聖經,一部古蘭經,一部論語,一部道德經,一部莊子……世世代代研讀下去,魅力和魔力一直都在隨著時代而更新。故而文字的力量,同樣飽含期盼和恐懼,亦能構成特殊的信仰與崇拜。
因此信仰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只是我們缺乏一次自我梳理而已。在很多人群里,有時候信仰就是一個漢語辭彙,比如:真理、正義、公平、善良、真誠、美好、慈悲、包容、友好、關愛……這其中任何一個詞,都有可能被某個單一生命奉守一輩子,此即信仰。
因為本文寫作正值臘月,我們以春節禁忌為例,可以看看其中的原始信仰傳承。在各種春節禁忌中,絕大多數注意事項都與文字元號有關。首先我們要多說吉利的語言,不可說不恭敬不吉祥的話,這是口語部分。張貼春聯,也要注意很多講究,譬如門口的福字不能倒著貼,倒著貼的福字除非是米缸、冰櫃等容器的外面上端。又譬如門口不要張貼一個獨字「春」,因為過去「春」這個字是妓院門口的廣告招牌。譬如除夕之際門口對聯不能脫落,年飯之時不能拿起有篩眼的用物觀看年飯桌,大年初一出嫁女子不能回娘家,開年頭三天不可以摔碎家裡的杯盤碗等用物,拜年時不能喊人姓名的全部,送了灶王爺不要忘記請回灶王爺,除夕之前掃塵必須念念叨叨……總之,從臘月初八亦即喝了臘八粥之後,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有將近四十天時間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禁忌!如果我們稍微查詢一下,那些禁忌可以讓我們動彈不得,且都是與文字語言關係緊密的。
非常值得品味的一個普遍現象是,每到春節,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自覺遵循過年禁忌,即便不懂事的小孩子也會默默觀看父母的言行,他們似要記住那些過年禁忌,以便他們成年成家後,自覺傳承那些禁忌中的規矩,以維護和持續生命中本能的信仰和自覺。
很久以前我曾讀過一本書,是談中國古神的,作者名叫王小盾。在那本才華橫溢的學術著作里,隱藏著一個學術宗旨:造神歷史並沒有間斷過,乃至有諸多新神頻頻被造出。記得作者在那本宏著的最後,寫有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大意是:當人們崇拜生殖、崇拜第二自我、崇拜百折不撓的英雄祖先,以及崇拜自然力和動植物精靈的時候,他們表現了擴張自身力量的強烈願望,一旦了解了這批親切而猙獰的神祗,現代人將會堅定地翻過中國新神史那沉重的一頁。
翻過去了沒有呢?這大概也是我們很多人經常沉思的一個問題。也許破解原始信仰和各種禁忌的辦法也還是存在的,譬如有一句非常通俗的說法:信則有,不信則無。這話意味深長。
歡迎關注,一起進步
感謝蘋果手機用戶支持原創寫作


※服蜂王漿也有禁忌
※追女生的三個禁忌,不能犯,否則你就只能淪為備胎
TAG: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