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退歐公告:來自歐盟的強硬

退歐公告:來自歐盟的強硬

退歐協議。

據知情人士透露,儘管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繼續敦促英國澄清自己的立場,但她可能一直在要求歐盟提出有關未來關係如何運作的想法。巴尼耶明確提出了他所說的英國。在他現在臭名昭著的「退歐」階梯上,有一些選擇。但是,梅的保守黨在應該尋求什麼樣的貿易協議以及什麼讓步是不可接受的問題上仍然存在嚴重分歧。

在過渡時期,梅的立場也在不斷變化,這也可能會讓她的對手和英國企業面臨風險。歐盟(EU)曾預計,英國將幾乎全盤接受歐盟(EU)為期兩年的寬限期,因為企業迫切希望看到達成協議。英國退歐大臣戴維·戴維斯(David Davis)周三表示,他對過渡期的措辭「感到輕鬆」,因為只有兩年時間,歷史將對政府做出最終協議,而不是臨時協議。但持強硬態度的歐洲懷疑論者越來越強烈地反對這項過渡協議,因為他們說,遵守歐盟的規定已經兩年了,而他們卻沒有發言權,這將使英國成為一個附庸國。部分公眾現在只關注過渡將意味著什麼。

梅不得不聽取歐洲懷疑論者的意見,尤其是現在她的立場看起來更不穩定,而且她似乎試圖以犧牲商業利益為代價來縱容他們。英國昨日表示,它將與歐盟就規則問題的問題進行鬥爭,並將推動歐盟就公民權利協議做出的改變。這可能會延長有關過渡協議的談判,而這是企業最優先考慮的問題,即便戴維斯繼續表示相信,它可能會在第一季度完成。

戴維斯昨日對堅持更長久的時間表不那麼有信心,他表示,巴尼耶為完成退出協議設定的10個月期限會在年底前到期。他指出,在談判代表們對未來的關係有一個良好的認識之前,英國不會簽署撤軍協議。這是因為,當它退出歐盟,並同意分階段進行財務結算時,它將失去很大的影響力。

巴尼耶昨日提醒英國,儘管撤軍協議將是一項國際協議,但有關未來關係的文本將是一份「政治宣言」,而不是一項條約或法律協議。目前尚不清楚英國國會議員是否已經陷入僵局,他們將對該協議進行表決。

政府對英國退歐對經濟影響的評估表明,在所有設想的情況下,英國在英國退歐後情況會更糟。BuzzFeed報道稱,在內閣中為軟退歐陣營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根據政府向關鍵部長們展示的文件,即使是在單一市場的持續成員中,增長也會降低2%,但試圖遠離公共領域。Buzzfeed援引一名政府官員的報道稱,政府表示正在尋找的場景——挪威和加拿大之間的選擇——沒有被效仿。

在印有工黨口號的茶杯上,傑里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對少數幾位商界高管表示,他所在的政黨將不會對英國脫歐做出任何規定——除了第二次公投,戴維?赫利爾(David Hellier)報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與會者說,有關英國退歐的討論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反對,工黨的高級官員表示,他們對此事的政策仍然很開放。他們唯一不贊成的就是另一項關於是否繼續留在歐盟的公民投票。

特雷莎·梅正在失去保守黨捐贈者的支持。該報稱,在上周的一次活動中,約四分之一的捐贈者表達了想要離開的願望。

巴尼耶警告英國,它有可能成為歐盟成員國的貿易協議突然到期的風險,因為三方談判將需要確保平穩過渡。據巴尼耶表示,英國脫歐日即將到來,英國將在退出歐盟的日期,為其成員國留下大約750個國際協議。「我們不能確保在《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中,英國能從這些國際協議中獲益,」巴爾尼埃說。「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可能對此有自己的看法,」比如70個貿易協定涵蓋的國家。

資深英國退歐支持者、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Liam Fox)在他的政黨中告訴反對派,試圖驅逐特蕾莎·梅(Theresa May)是「愚蠢的」,因為「沒有什麼會改變選舉的結果。」他對彭博社(Bloomberg)的蒂姆·羅斯(Tim Ross)表示:「總理已經顯示出了完成脫歐任務的彈性。」他還表示,歐盟需要向世界展示,在英國自由市場退出後,它將對企業開放。

據英國《開放英國》(Open Britain)報道,前希臘財政部長雅尼斯·瓦魯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呼籲工黨在英國退歐談判中接受挪威模式。他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由來與歐盟保持緊密的關係。

蒂姆·羅斯(Tim Ross)寫道,在周二飛往中國的議程里,英國首相將率領最大的商業代表團出訪海外,她希望把英國退歐的麻煩拋到一邊,在推動英國貿易方面取得進展。在為期三天的武漢、北京和上海之行中,梅將帶領50位商界領袖,包括金融服務、醫療保健、能源和基礎設施等部門訪問中國。

英鎊終於回到了英國退歐公投前的水平,並拖累了英國央行加息的預期。但彭博(Bloomberg Gadfly)的馬庫斯·阿什沃斯(Marcus Ashworth)寫道,投資者應該關注政策制定者實際上在說什麼,而不是草率下結論。

BINO還是BRINO ?這兩種說法都沒有長期存在,但肯定是時候確立主導地位了。哪個縮寫詞將成為「英國退歐」的主流說法?

如果強硬的歐洲懷疑論者有自己的想法,那麼這一概念也不會很快被遺忘。

審核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財金 的精彩文章:

重壓之下!通用電氣或將分拆
達沃斯論壇來襲 重要前瞻在這裡!

TAG:大財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