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太田痣」可選擇激光治療
最新
02-02
「太田痣」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胎記,多為褐色、青灰色、藍色、黑色或紫色斑片,可成網狀或地圖狀分布。它常常長在人們一側臉的上下眼瞼、顴骨、臉蛋上,有時在同側臉的眼白(鞏膜)上也會有類似的青灰色斑。甚至有些人的額頭、頭皮、鼻翼和耳部都會被「太田痣」侵佔,還有的兩邊面頰同時出現「太田痣」。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出現「太田痣」,另一些孩子則在1歲以內出現,少數人在青春期後出現甚至表現加重。「太田痣」多數情況下不會自愈,但一般不會惡變,只是影響美觀,可以通過激光治療進行改善。
在所有黑色胎記中,「太田痣」屬於治療效果最好的一類。首選755nm(納米)的翠綠寶石激光進行治療,3次到5次為一個療程,每次間隔3個月左右。
另外,眼白和眼瞼處「太田痣」建議隨診觀察,不做處理。
(來源:華龍網)


※NB-IoT殺入LTE-M大本營 美國物聯網市場格局突變
※分子蒸餾技術日新月異 廣泛應用多個領域
TAG:維科網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