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紅梅:我看蘇永保

寧紅梅:我看蘇永保

者簡介

寧紅梅,筆名「如松居士",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現為張掖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張掖市作家協會會員,玖悅書會晨課主持人,玖悅書會紅梅國學講堂壇主,紅梅課業輔導兼書法培訓工作室創辦人。

我看蘇永保

作者|寧紅梅

蘇永保,字自明,1963年出生,甘肅蘭州人。任職於甘肅省化工研究院,現為甘肅省毛澤東書法研究院院士。

認識蘇永保先生還要感謝互聯網,我也是在臨帖學習的過程中,在一個微課堂群里認的蘇老師。我記得在當時微課堂的群里,蘇永保先生會經常發一些自己的作品請教老師,這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通過我的觀察,幾百人的群里,蘇永保先生對書法的見解最為獨特,這也就是我今天寫這篇評論評蘇永保先生的主要原因。在一年多的微信聊天中,我每次遇到困惑,蘇永保先生都竭盡全力地為我解答。記得有一次,我準備一幅作品。從下午開始一直寫到深夜,總覺得不太滿意,於是我微信求助蘇老師。當時已是深夜十二點多了,但蘇老師很快回復了我,讓我把寫好的字拍照發過去。不一會兒,蘇老師將一張照片傳送給我,照片里,蘇老師用鉛筆把作品的章法、內容、落款、蓋章,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怕我看不懂,又用語音一條一條地講給我聽。之後,我找出自己的原因加以改正。終於在凌晨三點完成了這幅作品。天亮後,我傳照給蘇老師,蘇老師很滿意的誇我「悟性很高,一教就會」。 今年1月27日,我受蘇永保先生的熱情邀約,趕赴蘭州參加一個書畫院的迎春筆會。微信聊天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可以跟蘇永保先生面對面交流了,我十分高興。我是提前一天到達蘭州的,因為經常在微信聊天,第一次見蘇老師竟然也沒有陌生感。本打算出站後我和蘇老師吃飯,感謝蘇老師一年多來的熱心指導,但因為蘇老師家裡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母親,蘇老師惦記老人的安危,吃飯一事就此作罷。我在蘇老師的邀請下來到了蘇老師的家裡。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對蘇老師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蘇永保先生出生於美麗的黃河之畔--------蘭州。因受先輩熏陶,自幼喜歡傳統文化。參加工作後,在工作之餘,苦練書法數十載,臨池不輟。在交談過程中,蘇永保先生說:「因為單位上班比較輕鬆,下班也早,所以就練起了書法。剛開始練字時,什麼也不懂,只是單純的不要浪費時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丁讓先生,後來在丁讓先生的指導下,我明白了練字必須從臨帖開始,而且要臨古代的名家名帖」。所以選擇了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選好帖後,蘇永保先生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練字成了他每天下班後的必修課。後來在練字的過程中,受中國書法家協會歐體名家孟繁禧歐體視頻資料的影響,蘇永保先生逐步掌握了歐體筆畫的基本技法、字的造型規律和特點。到現在為止,蘇老師臨歐體已有十四年時間。蘇老師現在的歐體,用筆剛建,起筆斬釘截鐵,落筆乾淨利索。而且整張作品法度嚴謹,風格鮮明。都說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蘇永保先生在學書過程中,逐漸了解了中國文化的漢字起源,而且對詩詞歌賦,散文小說也有所涉獵。蘇永保先生說:「書法是人類文化的瑰寶,但中國的文化卻不只有書法一種,他與其他文化都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書法讓我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讓我明白了提高文學素養是學習書法的基礎」。現在,蘇永保先生受練字和學習文化的影響,已成為一名公益志願者。在周末時給「崇德孤殘福利院」的孩子們教授書法」。也經常參加「慰問養老院」及「愛蘭州綠色環保」的各種公益活動。

俗話說,「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在這麼多年的練字生涯中,蘇永保先生除了每天堅持臨帖外,他還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有意識地參加與書法有關的活動,認識了許多練書法的人。在這些人當中,有書法方面的大家,也有初學者,還有愛好者。但蘇永保先生始終保持一種謙虛的心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現在,蘇永保先生開始學習趙孟頫的《妙嚴寺》和《三門記》,雖然有些字的結構把握的不是太好,線條也很生硬,但我相信憑藉蘇永保先生勤學苦練,堅持不懈的品質,終將會「取其古法,悟其精神」,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蘇永保先生熱愛生活,臨池不輟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書家學習和讚揚,我們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蘇永保先生將來在書法方面會有很大的造詣,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作家聯盟 的精彩文章:

甫興:岳父的電話
張小勇:讀書亮麗人生

TAG:當代作家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