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演的話劇得王蒙、英若誠盛讚,首部電影成金雞影后,拿獎拿到手軟;熒幕中她是國民媽媽,現實中高齡產子婚變,今兒子孝順帥氣!

她演的話劇得王蒙、英若誠盛讚,首部電影成金雞影后,拿獎拿到手軟;熒幕中她是國民媽媽,現實中高齡產子婚變,今兒子孝順帥氣!

2018/1/29 星期二

十點,聊聊TA們的故事

從TA人的故事裡,讀出自己的味道

51

她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飾演的慈禧只有10場戲,卻因形神具似驚呆了觀眾;

她是天生的演員,話劇《中國夢》得王蒙、英若誠盛讚,奪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出演電影處女作便獲封金雞獎影后;

許多人說她和呂中老師撞臉,但若你了解了她的過往,或許就會明白,她,只是奚美娟,自己足夠強大,無需別人標籤。

01

1955年,奚美娟出生於上海近郊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8歲那年,她中學畢業後到郊區插隊勞動。

一個月後,上海戲劇學院招生。當時號召不拘一格選拔演藝人才,所有18到22歲的青年都由單位報了名。在她在還不了解戲劇是何物的時候,就通過層層選拔,糊裡糊塗地通過了幾輪考試。

在面試中,發生了一件趣事。

——奚美娟,請做一個小品。

——小品?

——什麼叫小品?知道嗎?

——不知道。

——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事情,如實地做出來。

——哦,這就是小品。

現在想想,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把我推進上海戲劇學院去的。我真的很慶幸,沒有浪費過很多時間。」  奚美娟曾這樣說過。

就這樣,奚美娟成為上戲恢復招生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在大學四年里,她異常勤奮,學老教材,演樣板戲,經常下鄉體驗生活。

1977年,奚美娟上戲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上海人民藝術劇院 。

02

我自己覺得是為藝術而生的一個人。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每演一場戲,演得特別好的時候,我比什麼都開心。我的那種愉悅的感覺,沒有語言可以來表達,我第一次嘗到了什麼叫自由王國。 ——奚美娟

那時候,正趕上文革結束,百廢待興,戲劇開禁,奚美娟迎來了她的春天。

她遇到了一個很好的時代,像她這個年齡段劇院完全是斷檔的,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主角都有機會輪到她來演。她格外珍惜每一次上台機會,在台下也異常努力。

她每天第一個到劇院練功,給自己編了一套形體訓練操,練完了就去排練廳練聲;在藝術上她精益求精,有一個挑擔子的動作她覺得做得不太熟練,便每天提早半小時到劇院,就在那裡挑來挑去,尋找著一種最準確的感覺。

憑著和自己死磕,僅僅進劇院兩年,她便憑藉在《枯木逢春》中的出色表現,在上海市第一次全市青年演員匯演榮獲優秀表演獎。雖然是微不足道的一個獎項,但對她無疑是一個莫大的鼓勵。

她遇到了受益一生的良師,上海人藝一批藝德雙馨的老演員對她言傳身教,呵護備至。

1979年,奚美娟在《救救她》中演一個問題青年。時任上海人藝院長的黃佐臨看完以後,在上海《文匯報》上撰寫了《她受到了觀眾的注意——介紹上海人藝青年演員奚美娟》一文,對奚美娟進行了充分的肯定和推薦。在這之前,黃佐臨先生從來沒有專門為一個演員寫過文章。

老導演胡思慶經常安排她演一些獨幕劇之類的小戲,來磨鍊她的演技;她在台上表演時,有位老演員為了不讓她分心,站在台下幫她拿道具。

他們用言行鼓勵她,幫助她,也用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她、塑造她。有兩位非常優秀的老演員生活中有矛盾,其中一位在台上演戲,另外一位在奚美娟邊上看時,突然對她說:有突破了,有進步了。哪怕有矛盾,也會很坦誠地為對方喝彩,老一輩上海人藝的這種精神感染著她、鞭策著她。

在上海人藝,她將老中青三種舞台形象演了個遍,塑造的角色跨度之大,令人嘆服。從《救救她》到《於無聲處》,從《夜店》到《羅密歐與朱麗葉》,從《枯木逢春》到《家》,從《薩拉姆女巫》到《馴悍記》……這其中的各類角色反差甚大,並且常常在同一個角色身上就交織了多種氣質。

《家》

在第十個年頭,她迎來了讓她脫胎換骨的中國寫意戲劇代表作《中國夢》。這是八場大戲,卻只有兩個演員,奚美娟和周野芒。整部劇從表演風格到技巧都對演員有極大的考驗。壓力太大,首演結束後,導演胡雪樺和奚美娟、周野芒三個人在大幕後面哭成了一團。

她在舞台上跪的動作很多,排練中跪得褲子上破了兩個大洞,膝蓋磕碰得成了兩塊黑煤餅,在台上一跪下就鑽心般地疼;到第八場燈一暗,她趴在平台上,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喘著粗氣心裡叫出:「累死了,我再也爬不起來了!」可燈一亮,她馬上彈簧似地彈起,又活蹦亂跳了。

時任文化部部長的王蒙當即拍板決定,這部戲赴京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

到了北京,主辦方擔心兩個人一台戲沒人看,因此別的參演劇演三場,給《中國夢》只安排了兩場,而且每場戲只賣樓下的票。結果開演時觀眾雲集,出奇火爆,紛紛要求加演,英若誠也在一次採訪中對這部話劇盛讚有加。

奚美娟、周野芒更是雙雙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03

我不想重複昨天的自己。——奚美娟

在話劇舞台磨礪了15年,奚美娟想要探尋另一個自己,沒想到她甫一觸電大熒幕便一鳴驚人,處女作《假女真情》拿了金雞獎最佳女主。

她順利地完成了從話劇舞台到影視天地的轉換,並且有一個很高的起點。這一年,奚美娟36歲。

1992年,她在電影《蔣築英》中飾演蔣築英的妻子路長琴 ,並獲得了華表獎最佳女主角獎,甚至被媒體譽為中國知識女性形象的代言人。

那個時期,她出演了《一棵樹》、《一個醫生的故事》、《院長的故事》、《第一誘惑》、《小蘿蔔頭》、《蔣築英》、《法官媽媽》等影視作品,被譽為「好人專業戶」。

《小蘿蔔頭》中,飾演小蘿蔔頭的母親

憑藉《兒女情長》中對大姐「童建菊」的精彩演繹,獲得金鷹獎最佳女配角;憑《月圓今宵》再獲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

1998年6月,她主演根據畢淑敏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紅處方》,飾演周迅的母親。

《法官媽媽》中的女法官安慧。

2000年6月,主演電視劇《紅色康乃馨》,奚美娟從「好人」變身為反面人物,在劇中飾演大華集團董事長藍思紅,並奪得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紅色康乃馨》之後,請她演壞女人的片約不斷。她在電視劇《黑金》中出演一個女企業家,是個不折不扣的壞女人。

有點酷啊有木有

之後又在《黑三角》中飾演了反派角色「於黃氏」 。

2001年,她在趙文瑄、朱媛媛、辛柏青主演的電視劇《孫中山》中,出演了慈禧太后,從此成為了「慈禧專業戶」。

《大清藥王》、《左宗棠》、《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她都出演了慈禧。

李敖原著,與賈一平、周傑搭檔的話劇《北京法源寺》中,她依然是慈禧,霸氣逼人。

她還塑造了許多經典的母親角色。

電視劇《春草》中,她是小陶虹的媽媽,《王貴與安娜》中,她是海清的媽媽,《老有所依》中,她是喬振宇的養母。

《山楂樹之戀》,她是周冬雨的母親,《辣媽正傳》中,她是張譯的媽媽、孫儷的婆婆。

小宋佳與張嘉譯的《爺們兒》,她是張嘉譯的母親。

她演過很多賢妻良母,演過許多次慈禧,演過好人,也演過反派,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不一樣。而一旦演一個原型人物,她便一定要去見她一次。

為了演好《山楂樹之戀》中靜秋母親一角,奚美娟去學習工人糊信封,幾百隻信封疊在一起用板子敲打,半個月下來,手掌上虎口都敲腫了;

《蔣築英》的時候,她去拜訪蔣築英的妻子,體味她回憶丈夫的時候那些無聲的停頓;

楊善洲》的時候,她看到楊善洲妻子一直保留著丈夫生前的一塊手錶;

《紅色康乃馨》的時候,她跟著檢察官去提審貪官,在一個逼仄的小房間里看兩人偶露鋒芒的對話。

她總是強調說,要觀察人物,感受細節,「出來的人物才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

每一部作品,她都全力以赴。

拍《一棵樹》時,奚美娟腰部嚴重扭傷,動彈不得,為了不耽誤拍攝周期,不顧別人的勸說,讓人抬著擔架到現場拍完所有鏡頭。該片在塔什干第十二屆國際電影節上為她奪得最佳女主角。

拍攝電視連續劇《兒女情長》,她的牙痛得嘴都難張開,便在每天早晨去現場前,吃上兩片止痛片……

這麼多年來,奚美娟在話劇、電影、電視領域裡都卓有成就,並且有「獲獎專業戶」之稱,對此,奚美娟認為,年輕的時候希望得到獎項,因為可以增加信心;演繹上成熟之後,獎項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上一個台階。

她說:我是一個職業演員,我對藝術的追求與表達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04

在戲裡,奚美娟飾演了無數的母親,嚴厲的,慈愛的,堅強的,在生活中她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30歲的時候,奚美娟才結婚,丈夫是《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的扮演者周野芒。

結婚不久奚美娟就懷孕了,卻不幸流產,這對她的打擊很大,很長一段時間內心裡都有陰影,不願意再要個孩子,等到她終於準備好了,放下心中包袱的時候,孩子卻遲遲沒有懷上。

幾年後,奚美娟的身體漸漸恢復,再一次懷孕已經39歲,成了高齡產婦。由於上一次的教訓,她變得小心謹慎,眼裡全是孩子,忽視對丈夫的關心,最終也讓這段感情走向盡頭。

離婚後,奚美娟爭取了到了兒子的撫養權,同時也做起了單親媽媽,又要拍戲又要照顧兒子,其中的甜與苦想必只有她本人知道。

奚美娟的兒子叫奚男。他深知母親的不易與辛苦,每年的母親節都會和媽媽一起過。

有一年母親節,奚美娟收到了兒子送的兩束花,一束是清香淡雅的百合,一束是嬌艷欲滴的玫瑰,兒子的貼心懂事讓她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飴。

而且她不僅演技好,是國家一級演員,還是中國文聯副主席,是個十足的才女,心思細膩,文筆了得。

大家都記得她參加《花樣姐姐》吧,其中在土耳其的艾費所古城,隊員們分為兩隊比賽誰先找出規定的三個景點。

奚美娟、王琳、宋茜、李治廷分為一組,她們花錢請了一個土耳其的導遊。過程中,導遊一直試圖為她們介紹那些景點,但為了贏得比賽,她們一直在催促。

導遊想向她們介紹,艾費所一個非常重要的景點——鼎盛時期的行政區域時,她們的催促惹來了導遊詫異的目光。

對於這個目光,奚美娟曾寫到:那導遊回頭深深地看了我們一眼。這一眼,突然刺激到我,那眼光分明在說:「這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你們不遠千里到這兒,我多想帶你們看更多的東西,你們這幾個中國人是怎麼啦?」

這個眼神如當頭棒喝,令她記起這本是一次文化之旅。在她的提議下,最終四個人達成共識:寧願輸掉比賽,也不能辜負這次難得的參觀學習機會。

——那一天,我們這一組,甘心情願輸了遊戲,開開心心地見識了土耳其古老文化之魅力。「花樣姐姐」播出到這一集時,我在鏡頭裡看到了這個導遊的形象,莫名的感到親切。但觀眾看到的,可能只是他在帶著我們匆匆趕路尋找景點。

——我想,在國外遊歷,有時候面對大自然,覺得個人很渺小,但有時候,面對一個個體的人,他身上折射傳遞出的信息,又會讓人覺得強大有力。

對於呼籲建立相對於商業影院的藝術影院,她寫到:一個國家對於藝術影院的建立和布局,是對於優秀文化傳統的自覺堅守,是對內在文化軟實力的積極倡導,這與單純追求利潤的商業娛樂片所產生的票房相比,應該能體現出對更為高貴的民族文化價值觀的敬畏。

她曾寫過兒子帶給她的感動:我坐在那兒沉思半天。誰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利己主義者?冷漠、自私?兒子剛才對待鳥兒的愛心深深地觸動了我。比起大人們的瞻前顧後,他們也許更直觀,更善於表達。我記得在和孩子閑談時曾聽他講起:「社會輿論其實並不真正了解我們九零後的所思所想,我的同學中,許多人都是很有理想抱負和愛心的」。

我想,時代在進步,在發展,就一定會有愛的傳遞和接力者。我們只是應該給予更多的發現、肯定、愛護。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歷史的必然。

她演技精湛而無懼吃苦,思想深刻而內心堅韌,這樣的奚美娟,不僅僅是演員的表率,也有許多值得我們觀眾學習的品質。

小編上上篇曾經寫過呂中老師,有朋友留言分不太清楚呂中和奚美娟,想讓小編再寫一寫奚美娟老師。小編筆力有限,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裡,能不能區分兩個人了?

兩位都是優秀的表演藝術家,都是無需像別人,只做自己,便可贏得充分尊重與掌聲的演員!

十點她言V

獨立 精緻 勵志 智慧 優雅

我們不生產雞湯,

我們只用一顆純粹的心,

深度剖解每一位傳奇人物。

如果你喜歡的話,

閱讀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沁丫聲音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沁丫聲音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