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座城市曾因「太湖藍藻」事件一蹶不振,現躋身萬億GDP城市行列

這座城市曾因「太湖藍藻」事件一蹶不振,現躋身萬億GDP城市行列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照普|江蘇無錫報道

編輯:蔣莉莉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5期)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這首江蘇無錫市歌《太湖美》傳唱多年,膾炙人口。200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藍藻危機,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受到污染,讓無錫的發展模式陷入了沉重的質疑聲中。

受此影響,無錫經濟在數年中徘徊不前,經濟增速甚至在全江蘇省墊底。2014年無錫GDP增速僅為1.67%,外界將其解讀為「發展停滯」。

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欽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無錫GDP增速曾在江蘇13個設區市中墊底,是受太湖藍藻事件影響,同時,新的投入不足、老的轉型不夠,並且外遷了2000多家企業,這正是無錫經濟下滑的根本原因。

如今,黃欽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介紹,無錫2017年GDP過萬億,達到10511.80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和突破,躋身國內14個萬億GDP城市行列。

無錫經濟從觸底反彈到二次騰飛的背後密碼是什麼?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何雨博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無錫人從太湖藍藻事件「危」中尋「機」,在以本土、民營和實體為主的經濟結構中,用創新和智能擦亮傳統製造業底色,無錫萬億GDP是高質量發展的結果。

「神威·太湖之光」運算速度的峰值可以達到每秒12.5 億億次,這意味著一分鐘的計算能力相當於全球 72 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 32 年。

打造智能製造名城

無錫堅持以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出台並實施《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市重點開展270個智能製造項目建設,全市國家級試點示範和應用項目累計達到3個,擁有省級示範智能車間53個。

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是一家創建近40年的傳統製造企業,因其率先導入物聯網「智能」化生產方式,使其一躍成為全球航空鍛造行業的知名企業;一汽錫柴的智能製造項目、小天鵝股份公司的數字化工廠、海瀾集團的智能倉庫等,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使企業實現了從粗放式製造向柔性化定製的轉型。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是家傳統製造企業,面對當前用人緊張、人員流動率大的情況,公司提高自動化程度、實現智能製造就顯得極其迫切。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2017年投入資金約1.3億元,對長江車間進行技改,預計到2019年上半年改造結束,這將實現生產機械化、自動化,同時實現全流程生產信息採集,將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並提升效率。

此外,國內安防產業龍頭——中電海康將在無錫建設物聯網研究院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全國運營中心,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100億元。

用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只有創新才能贏得未來。」無錫市市長汪泉如此描述創新的重要性。

如何讓創新真正成為撬動發展的「阿基米德支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條創新推動產業強市的路徑在無錫清晰勾畫出來:以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抓手,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

無錫科技局局長孫海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無錫4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實現四連冠、應用成果再獲「戈登·貝爾獎」(設立於1987年,由美國計算機協會在每年11月召開的超算領域頂級會議頒發,旨在獎勵時代前沿的並行計算研究成果,特別是高性能計算創新應用的傑出成就)。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建成投運後,在航空航天、先進位造等19個領域提供200多項專業服務。「超算中心是真正能開展、支撐、服務科技創新的平台載體。」孫海東說。

法爾勝集團副總裁劉禮華介紹,法爾勝集團建立了國家金屬線材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蘇省高性能金屬線材製品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之後,企業受益良多,不僅創造了線纜強度級別和使用壽命兩個世界紀錄,還在保證纜索強度節節拔高的同時,將每座橋的鋼材用量下降了20%,以同行無法匹敵的技術優勢牢牢掌握定價權。目前,法爾勝「拳頭產品」輸送帶用鋼絲繩全球市場佔有率超70%、10多個具有「高、精、尖、小」特色的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

在無錫,創新正蔚然成風,成為越來越多本土企業的自覺行動,無錫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全市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86%;全市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6家,其中國家級6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累計達到1638家;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有效建有率達到84.7%,位列江蘇全省第一。5年來,無錫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累計達到34.3萬件和18.3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累計達到1.9萬件,比重達10.4%。

招才引才聚才惜才

無錫市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蓄積人才流量,為城市創新發展培植優勢。

無錫惠山區引入一批高校院所共建研究所,形成「一鎮一院一產業」的模式,把更多的院士、教授,請到了企業「家門口」。曾經有一家機械企業的滾子生產線停產,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派了博士上門「診斷」,每台設備只花1000多元改造,生產線就重新運轉起來;在江陰高新區,已成功引進7位諾獎得主擔任學科帶頭人或成立研究院,一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隨諾獎得主湧入,形成鏈式效應,引領江陰高新區向生物醫藥產業高地不斷邁進。

無錫市委組織部表示,高端人才的競爭非常激烈,各地為吸引高端人才都開出非常高的價碼,無錫要在吸引高端人才上取得突破,必須加大力度、捨得投入,提高吸引力。在無錫「太湖人才計劃」升級版中,引進人才個體綜合扶持可高達1800萬元,意在引進更多的科技領軍人才。

領軍人才能為產業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帶動作用。2015年以來無錫全市科技領軍人才創業企業累計納稅近46.67億元,已達市本級財政投入的4.53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謝乾創辦的卓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唯一獲得英特爾公司和工信部合作商業授權的獨立BIOS供應商。身在人才、智力密集型的IT行業,謝乾不僅大力引進人才,還打造了中小型企業的孵化器,入駐的4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已達3.5億元。

重量級人才和項目是互動的,重量級項目會帶來什麼樣的人才群?葯明生物的例子或可給出答案。該企業首席技術官周偉昌告訴記者,目前,葯明生物正在無錫基地建造規劃產能為3萬升的新商業化生產設施,這個項目引進了200多位具有海外高等學位和工作經驗的海歸科學家,他們擁有歐美市場抗體開發、生產、質量控制、臨床研究和國際註冊經驗,並且在各自專業領域平均擁有超過20年行業經驗。

無錫市人社局最新數據顯示,該市主要就業指標創近年來最好水平,物聯網、智能製造產業、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行業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帶來了持續性就業增量,特別是大量優質崗位。

那麼,巨大的人才流量意味著什麼?以前,無錫鄉鎮企業發展因緊缺人才而邀請「星期天工程師」,如今產業強市戰略的實施集聚了大量人才,或將形成「工程師經濟」。

無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吳春林說,無錫著眼於人才最急迫、反映最強烈的現實需求,引入了無錫南外國王國際學校等優質教育項目,為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健康服務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吳春林說,人才政策、人才機制和人才環境的全方位創新和改善,使人才、產業、城市之間的「黏合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湖光山色與產業轉型升級交融,無錫正在成為最宜居的人才棲所。截至目前,無錫全市建成院士工作站128家,柔性引進兩院院士136人、院士團隊及專家1672人,帶動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約20.4億元,實現銷售236.6億元,利稅31.4億元。

2015年第45期(11月23 日)《揭秘無錫惠山「院士產業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周刊 的精彩文章:

虛擬貨幣「歸西」?
「總有一天,比特幣的屍體會從你面前漂過」

TAG:中國經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