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典範-楓涇古鎮
最新
02-02
.
楓涇古鎮地處上海西南,金山區西北,因歷史上位於吳越交界,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周圍水網遍布,河道縱橫,橋樑有52座之多,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
.
.
楓涇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已有百姓生息,1500年前,已成集市,名白牛市。楓涇鎮內的界河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的分界之河,唐宋以來,這裡寺院道觀遍布,人煙漸多。在元朝1275年,正式建鎮,謂白牛鎮。從明代楓涇鎮開始南北分治,南屬浙江省嘉興府嘉善縣,北屬江蘇省松江府華亭縣,直到1951年南鎮併入北鎮,楓涇鎮才結束分治歷史。
.
.
.
.
.
.
進入古鎮,一條條的青磚石板老街,一座座的石橋,一片片的古建築群鋪展開來,古巷通幽,建築多具傳統江南粉牆黛瓦的特色,房屋以兩層磚木結構為主,前後進房之間有廂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儀門及廳堂等,前後樓之間有走道相連,稱走馬堂樓,屋面多為觀音兜和五山屏風牆。
楓涇民風淳厚,崇尚耕讀,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狀元、56名進士、125名舉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縣、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輩出,自唐代以來有歷史記載的名人639人,他們為楓涇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精神遺產、傳世著作。
.
.
.
.
.
.
.
.
.
.
.


TAG:旅遊小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