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懿氣死諸葛亮的方法是什麼

司馬懿氣死諸葛亮的方法是什麼

勝者為王敗者寇,大家都習慣用勝敗來論英雄,那麼三國裡面真正能代表的家族,想必只要司馬懿的司馬家族來代表勝利,並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孫吳更不是曹魏,可是在儒家思想的統治封建王朝裡面,司馬懿只能當個配角,一直站在陰冷的角落,我們在看《軍師連司馬懿》和《虎嘯龍吟》的時候,觀其司馬懿的一生,前一步司馬懿一直處於隱忍之中,而後一步司馬懿的狠勁就慢慢顯露出來,陰狠更能體現司馬懿忍辱一生的末世梟雄。

看他是怎麼用陰狠之計擒拿蜀國降將孟達的,司馬懿一邊對孟達甜言蜜語,一邊對魏主,先斬後奏,僅用八天從宛城到城下,用了十六天看下孟達的首級。

司馬懿傳令讓人馬啟程,一天行兩天路,延遲就斬首,一邊讓參軍連夜去新城,讓孟達準備著進攻,讓孟達絲毫沒有懷疑,參軍先走,司馬懿跟著就開始發兵。

司馬懿生擒孟達,就能看出司馬懿的陰狠有三種:

一、一看就透

司馬懿能從行事中看出別人的意圖,能從處事中看透別人的人性,特別是對諸葛亮,更是知己知彼,對於擒拿孟達只不過是個不大不小的戰役,戰鬥時間也短,前後沒有一個月,這看出司馬懿的指揮非常出色,司馬懿能正確分析司馬懿的動向,也了解孟達的為人和品行,正確判斷敵情和趨勢,用緩兵之計,麻痹孟達。

二、當機立斷

司馬懿不顧個人危險,不惜抗命,先斬後奏,用極大的膽魄當機立斷,從宛城出發,直奔上庸,一舉拿下孟達。

三、見機行事

魏主是讓司馬懿調取南陽軍隊,與曹睿匯合後擊退蜀軍,司馬懿沒有墨守成規,不拘泥君命,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四面圍城進攻一鼓作氣,不到一個月結束了戰役,把孟達扼殺在搖籃里。

司馬懿的手段,讓對手看不穿,猜不透,力挽狂瀾讓魏國轉危為安。這不僅展現了司馬懿的指揮才能,還贏得了魏明帝曹睿的信任,為司馬家的千秋大業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斌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3大未解之謎,第1個世人爭論了千年,第3個被萬人唾罵
北魏孝文帝「政治婚姻」的悲劇

TAG:斌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