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志:若再懈怠,情何以堪

法志:若再懈怠,情何以堪

文末話題 · 你說我說

作為末法時代的眾生

還有善知識在等待我們接引我們

為我們施設了如此方便的法門

若再懈怠,情何以堪

聆聽導師在《走近佛陀,認識佛法》中的開示,我的腦海里不時閃現出印度電視劇《佛陀》的畫面。佛陀求道的經歷真是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諸般辛苦,何以忍受!看的過程中,我不時落下淚來。

其實,在無盡的過去,佛陀為成就圓滿佛果受的苦又豈止這些?據經典記載,佛陀為了求得四句偈曾經身點千燈,也曾經被歌利王割解身體,曾經捨身飼虎等等。一世又一世,可以說,佛陀求道的過程就是一個歷經苦難的過程。

佛陀為什麼會受這麼多苦呢?我想,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再受苦。

通過悉達多太子三個階段的求道經歷——參訪仙人,修習禪定;修習苦行;放棄苦行,尋找通往覺悟的正道。最終告訴我們,解脫的正道是中道,一方面要遠離身心慾望,一方面要避免自苦其身。這是多麼重要的求道經驗啊!使得後人少走了多少彎路,免除了多少無謂的辛苦。我想,這就是佛陀的慈悲所在吧。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弟子太過精進,以致損傷身體,佛陀也曾經以彈琴為喻,「太緊,弦易斷;太松,無音聲」,教導弟子修道要走中道。

我自己呢?很是遺憾,學佛過程中真沒有過頭懸樑、錐刺股的勁頭。想想很可笑,當年為了高考,為了一考定終生,曾經通宵達旦、寢食難安,如今為了解除生命的煩惱和痛苦,卻是想起來時覺得重要,忙時就會忘掉。前段時間,我還為提前了班級共修時間而糾結,要是能多睡會兒該有多好啊!能晚一點開始嗎?

回想至此,我的臉發熱,我真的把修學佛法當做生命中最重要的選擇了嗎?

「學佛,就是以佛為師,向佛學習。」這話我說得很順,很溜,不時還會拿來開導他人。我自己呢?做得怎樣?這幾天出差,不能按時參加早晚課了,我卻沒能堅持好自修,也沒能把學過的法義在生活中應用,我還是我,煩惱還是煩惱,積習如故。

再次學習「求道篇」,體會佛陀的初心,很難,因為佛心豈是我等凡夫可以臆測的,但依然被佛陀求道的艱難所震撼,不禁從心底生起深深的感恩之心。

「佛出世時我沉淪,我得人身佛滅度,懊惱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作為末法時代的眾生,是何其不幸!去聖時遙。可又是何其幸運!還有善知識在等待我們,接引我們,為我們施設了如此方便的法門,若再懈怠,情何以堪?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個道理世間的人尚且知道,何況我們要學佛、求解脫呢?唯有精進不息,才能報佛恩,報師恩於萬一。

有感如上,自勉!

今日互動話題

曾經讓你寢食難安的事,有哪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書院 的精彩文章: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粥
兩種教育,一種願心

TAG:菩提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