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弗在中國·濟南站

基弗在中國·濟南站

你好,

這裡是「博揚美學部落」每日更新的第244

12月12日到1月20日,「基弗在中國」展覽在山東美術館展出。這個展覽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巡迴了有一年,從第一站的中央美術學院到如今的上的美術館,還在延續著它的中國之旅。

展廳實景

基弗是誰?

基弗是80年代「新表現主義」最重要的藝術家。他出生於德國戰敗的那一年,70年代師從博伊斯,深受其影響。他的作品經常以聖經、北歐神話、瓦格納的音樂和對納粹的諷刺為主題,並大量運用油彩、鋼鐵、鉛、灰燼、感光乳劑、石頭、樹葉等綜合材料。基弗的風格結合了抽象和具象、幻覺和物質性,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

今天,與大家分享他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使我震撼。

獵戶座

2004

丙烯酸、鉛、樹根、木頭、藝術家金屬框

208×299×24mm

一節樹根,好似還在伸展,以宇宙星河為背景,全景彷彿正在以樹根的走向創生。這幅作品,名為「獵戶座」,其中的數據和比例縮放都是精準的,甚至是星體的名字(數字和字母的組合)。

參觀當代藝術展,展牌上的內容同樣是藝術。如果不看介紹,作品的故事性就無從談起了。展牌上是這樣寫的:

「在這幅作品中,可以發現基弗對物理學家、占星家和哲學家羅伯特·費拉德的迷戀。費拉德有一個比喻,無限小在無限大的重演。基弗自己認為,星座系統就像花朵的花瓣兒一樣,會盛開,會凋謝,他們只存活一個片刻。」

我發現,任何和宇宙有關的文藝作品,都具有一種靈感---或許是人類自古以來對星空的思考與討論形成了原始記憶。比如,在安托萬·埃克蘇佩里的短片小說《小王子》里,情節就是從探索宇宙的角度出發的,至今本書再版百餘次;肌膚的「獵戶座」,以花喻星座,具有哲學意義的神秘的意象。

遠觀,發現樹根與十字架上的基督有幾分相似......當代藝術展,不僅藝術家和作品是藝術,就連觀者也成為了藝術的一部分---聯想與想像。

樹根都能作為藝術創作原料,還有什麼不能呢?

#進入自然#

#人人都是藝術家#

2018.01.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揚美學部落 的精彩文章:

細數我的2017十大「第一次」

TAG:博揚美學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