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黎陳湃「越戰親歷記」 四十九:上海探照燈營

巴黎陳湃「越戰親歷記」 四十九:上海探照燈營

越戰親歷記

法國巴黎陳湃

四十九

上海探照燈營

三十一支隊可說是個加強師,除了它本身的編製外,還補充了一個上海探照燈營。為了這個營方便同當地民眾聯絡,我們群眾科還專門為它配備了一名越語翻譯。探照燈營的任務,顧名思義是夜間開機探照敵機,使高炮群看到目標,便於對敵機射擊。

我第一次看到探照燈,是1960年在廣州。那時我剛從海外回到廣州華僑補校升學,第一天晚上就看到廣州市的的夜空有許多光束,從四面八方射向同一個目標,交匯在一點,把漆黑的夜空照得通明。當時我很怕,以為敵機夜間來轟炸廣州。事後才知,這是練習,同時也是防範敵機入侵的例行探照。儘管此後每晚都有照射,明知這是演習,但我的心中還沒有完全消除戰爭的陰影。可是,有時自己也想盼望有一天,敵機真的出現在探照燈的照射之下,給地面炮火把它打落的生動鏡頭。

我到了上海,夜間也不時看到探照燈搜索天空,有時也把夜航的飛機咬住,飛機在夜空中現原形,無法擺脫探照燈的跟蹤,可惜這不是敵機,沒有看到高射炮射擊飛機的動人場面。入越作戰後,我知道支隊配備了探照燈營,很是高興,總希望看到探照燈夜間捕捉敵機的場面。然而很令我失望,我很少見到探照燈夜間搜索天空,有時晚上敵機來偵察,也不見開機照射。我不明白原因,就去「斥問」我的「阿拉」朋友:「儂到牙()國來,是來「白相」(遊玩)的,還是來戰鬥的,為何夜間敵機來,不見儂開機照射?」他說,開不開探照燈是件大事情,要作周密的考慮,不能漫無目的地亂開機。一開機就要務求把敵機捕捉到,使我高炮群集中火力向它射擊,迅速殲滅該機,原因是開機是件十分危險的事,你一開機,首先就暴露了自己的目標,同來的敵機群就會用火箭或炮火向你射擊,這是你死我活的戰鬥。而且開燈後,第二天就要轉移陣地,隱蔽起來,不然,暴露了目標後,敵機很快就會來轟炸的。因此,不開則已,一開就要快而准,要照得敵機無法遁逃。而且探照時,要一齊開機,從四面八方照射,使敵機手忙腳亂,目不暇給。我聽了這位上海朋友的講述後,對探照燈的基本功能及其作戰的艱巨性,有了基本的認識,因而對它們有時不開機的情形也有了諒解。

在入越作戰期間,美機甚少在夜間轟炸,來的多是偵察機。有幾次夜間開機照射,都能捕捉到敵機,而給地面炮火擊落。上海探照燈營,在整整8個月的作戰中,既取得了實地作戰的經驗,又鍛煉了廣大官兵,更可喜的是這支「阿拉」部隊完全沒有損兵折將,原裝的來,原裝的回國,誠可喜可賀也!

(未完 待續)

往期回顧

作者簡介:

陳旺祺,筆名陳湃,以筆名行。原籍廣東東莞,生於柬埔寨。後回國升學,「國立華僑大學」中文系畢業。

先後隨瀋陽軍區中國空軍高炮第一師和廣州軍區中國陸軍高炮第七十師兩度秘密進入越南參戰,實行「援越抗美」三年,獲越南政府總理范文同頒發兩枚勳章。凱旋迴國後,轉業後到廣東「廣雅中學」任級長(連長)。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香港任珠寶金行經理,並開設醫務所;八十年代初定居巴黎。創「金荷酒家」,開始業餘創作,詩文多次獲獎。著有詩詞選集《凱旋門-天安門》;文集《越戰親歷記》等近十本書。

曾任「歐洲龍吟詩社」第三、第四、第五屆社長。現任「巴黎中華文學社」社長;《巴黎文學》雜誌總編;「五洲詩社」社長,「全球漢詩詩友聯盟會」副會長等多個職位。

曾獲巴黎市一級文化勳章,名字被選入《海外華人名人錄》。

在「援越抗美」其間,他先後兩次都被分配到師部搞外事工作。對外,參與中越兩軍的談判,聯絡工作;對內,協助首長制訂外事工作綱要和檢查團、營執行外事紀律情況,寫月結上報等。因此,對當時部隊各方面的情況都比較了解。

經受過三年美國除核彈以外所在炸彈考驗的他,近年,已把當時援越抗美的情況,寫成《越戰親歷記》,全文十五萬餘字。由於當時中國的「援越抗美」是秘密進行,故這些真事乃屬首次公開,它必將引起讀者的垂注與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抱夢齋 的精彩文章:

寧采臣近體詩
巴黎陳湃「越戰親歷記」 四十八:糊裡糊塗立功

TAG:抱夢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