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年春運,今又春運 過去多苦多難,你不一定看過

年年春運,今又春運 過去多苦多難,你不一定看過

從今天開始

為期40天的2018年春運

正式拉開大幕

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

29.8億人次

昆明局集團公司預計發送旅客685.4萬人

(日均17.1萬人)

回家過年,一個永恆的主題,此時此刻最為濃烈的鄉愁。

你知道「春運」的由來嗎?

80年代的昆明站。

1954年,國務院確定了「由鐵道部統一指揮協調,必要時請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及解放軍協助」。春運組織上升到了整個鐵路系統層面。1957年,國務院首次發布春運工作指示。

GIF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近30多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

如今,我們有高鐵,有動車,有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大多數人的回鄉路都沒那麼曲折了。可還記得過去那些年,為了回家過年,排了兩個通宵的隊買到一張火車站票,從窗戶爬進車廂,站了整整20個小時,又坐了三個小時的大巴才到家。

1995年1月,春節前夕的廣州火車站。

春運前,最焦心的是買票。我在這頭,家在票的那頭。

1978年春節,北京站臨時窗口。

1992年春節,廣州火車站設立的臨時候車區。

如今的火車站候車室里都是有飲水間的,想喝熱水拿個杯子進去接就行了。從前可沒這麼方便,這是1993年北京火車站進入春運高峰後,車站特設了老弱病殘孕母子候車區,服務員提著年代感十足的水壺給他們倒水。

接下來是檢票進站時間,那場面怎一個亂字了得。像這樣子井然有序地進站還真是第一次見。不過那時候沒有12306,也不是實名購票,檢票不用看身份證。圖為1984年1月14日,春節客運進入高潮後,北京站服務員帶領乘客進站。

你知道我們曾經有蒸汽機車、綠皮火車,後來又有和諧號動車,可是你聽過這「棚代客車」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鐵路運力有限,一到春運高峰,鐵路部門就將裝貨物的棚車進行簡單改造,短途運客,也叫悶罐車和大棚車。圖為1995年春節,廣州火車站發出的棚車。

1995年,廣州車站外,購票者「貼身」排隊。

圖為1988年,當時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最大的蒸汽機車,如今早已退出歷史舞台。

2005年1月24日,南京火車站工作人員現場指揮幫助旅客上車。

回家"一票難求",黃牛票也多了

2005年1月26日,由杭州始發開往貴陽的L199次列車,由於大量民工返鄉過年,這趟列車所有車廂爆滿。

2012年元旦起,全國所有旅客列車實行車票實名制。從某種角度上講,火車票實名制可以打擊非法販賣火車票的行為

隨著「四縱四橫」高鐵網的提前建成,中國高鐵總里程達2.5萬公里,運力已大幅提升。今年蘭渝、西成、渝貴等一批鐵路新線相繼開通,更是大幅提高了西南和西北方向的客運能力,這些地區運力緊張的狀況將顯著改善。

春運正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最大感受就是「沒那麼擠了」。

春運,是觀照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社會變遷和發展進程。

很多年輕的外來務工人員,已經會用手機嫻熟地上網購票;綠皮車漸成歷史,買得起動車、高鐵票的打工者越來越多;不少企業辦在家門口,有的地方青壯年離家打工意願在下降;不少城市義務教育對外來務工者子女開放,留守孩子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在城市生活……你買到回家的票了嗎?

儘管火車站、汽車站人山人海的景象依然存在,不過和以往相比,這兩年的春運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些緊張。

春運來了

春節也就不遠了

親人相聚的日子近了

祝願所有回家過年的朋友

旅途愉快

一路平安

昆明信息港編輯綜合

部分圖片來源:春城晚報 雲南日報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昆明信息港 的精彩文章:

陳圓圓的一縷芳魂究竟歸於何處?
西山區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增長10%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TAG:昆明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