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定——「韓信破趙古戰場」記略

平定——「韓信破趙古戰場」記略

「漢趙之戰」戰場圖

漢高帝二年(前205),當楚漢相爭在以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為中心的中原打得久持不下、難解難分之時,前已附漢的魏王豹見漢軍新敗、漢王劉邦待人傲慢,借口省親疾返回故國,至河東即封河叛漢。劉邦遣韓信與曹參、灌嬰等率眾伐魏。韓信以聲東擊西、避實就虛東渡黃河後,大破魏,全殲其主力,生擒魏豹。他遣人請示漢王「願益兵三萬人,臣請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漢王與兵三萬人,遣張耳與俱」生擒代相夏說。

故關長城

漢高帝三年(前204),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擊趙,趙王歇、成安君陳余集結二十萬大軍於井陘口相拒。韓信以區區數萬兵力,一舉全殲趙20萬大軍,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傳奇,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經典範例。

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平定州條說:「井陘故關在(平定)縣東八十里,即韓信破趙之所」以漢趙「井陘之戰」之「井陘」為當今平定舊關。雖史界對歷史上「井陘」的具體位置仍有異說,但即便不是「背水一戰」的主戰場,依舊是韓信駐兵、迂迴、行軍的重要地點,至今仍存大量遺迹。

柏井古烽火台

《讀史方輿紀要》載:平定「上城謂之榆關。相傳韓信伐趙時,嘗駐兵於此,因高阜為寨,以榆塞門,因名。」從平定下城上大坡往西為上城東門,原來門上石刻和城樓匾額,都題書「榆關門」三字,在榆關門旁城牆嵌著一塊石碑,上書「漢淮陰侯韓信下趙駐兵處」。

舊關城牆

另外,平定許多地名,據說都同韓信下趙駐兵有關。如城內的東南營和西南營,是營寨駐地,南關練將坡,是兵將操練演習的地方,城東河道兩岸開闊地,有「教場」,即軍隊訓練之所;「洗馬堰」,傳說乃韓信軍隊飲馬洗馬之處;今常家溝是那時的「藏將溝」。城北十五里今陽泉建「殺將口」。城東五十里築「柏井城」,亦是駐兵的重要地點,今柏井仍有古烽火台及「韓信寨」舊跡遺存,被稱為「秦皇故道,淮陰舊寨」,其中「淮陰」即為「淮陰侯」韓信。這些地名代代相沿,一直傳至今日。今城東西郊村南川河北畔,有座青岩石峰,與連亘的山脈分割開來,突兀挺拔而立,世傳韓信下趙在此劈山試劍,名「試劍峰」。

柏井古驛道

西郊試劍峰

另井陘關,漢軍破趙所出險道,就是今天平定城東九十里的故關,現稱舊關。《魏書·地形志》載:「石艾縣有井陘關。」元和郡縣圖志也載:「井陘故關,在廣陽縣東八十里,即韓信,張耳擊趙時所出道,今亦名土門。」平定北魏時叫石艾,唐時稱廣陽。漢趙井陘之戰,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擊趙」,由平定東下,突破舊關即進入井陘,一路挺進,取背水陣,一舉取得全勝。

歷代以故關為題材賦詩論文者不少,對韓信破趙的事迹多所讚頌。人們紀念韓信,在試劍峰建造淮陰侯廟,現在依然聳立峰巔。金代趙秉文有詩:「地險山偉氣勢雄,將軍從此建奇功。興劉業就人何在,破楚名存事已空。故壘帶煙余殺氣,荒祠向晚動悲風。功名蓋世今如此,讀罷殘碑思不窮。」

平定舊關

參考:平定文史資料 第1輯,1985年05月

靳生禾《漢趙井陘之戰古戰場考察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他給你的,是所有
他是清朝晚期的著名才子,但是他的一生卻保經磨難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