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國院校與國外航空航天領域頂級院校的差距在哪裡?

我國院校與國外航空航天領域頂級院校的差距在哪裡?

原標題:我國院校與國外航空航天領域頂級院校的差距在哪裡?


作者 | 太空精釀(「知乎」航天、衛星方向知名答主,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天工程博士)



中國從來都不缺乏世界頂級的生源和科研工作者,看看華人華裔在世界科研界取得的成功就夠了。而且這些年來國家開始投入基礎科研領域,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以中國科研院所為第一單位的文章數量和被引數量都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這些進展絕大部分都是在高校里完成的。

這背後也是無數中國科研工作者加班加點,拿著與付出不對等的薪水沒日沒夜干出來的。


而航空航天是個工程遠大於理論的學科,要發展起來只有一個辦法:砸項目,或者砸更多的錢。


但是目前在航空航天方面,尤其是航天方面,我國投入還是太少,與美國相距甚遠。


美國方面: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


先不說美國自冷戰以來積累下來的技術先進程度,就說現在的發展狀態。


NASA在2017年的預算達到低谷,但依然有196億美元。而且NASA並不是唯一一個美國做航天的單位,每年的美國航天發射中屬於NASA的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其他像著名的GPS衛星導航系統、天基彈道導彈預警系統、軍用衛星通信系統、鎖眼系列偵察衛星系統、日冕系列偵察衛星、海軍氣象衛星系統、神秘的NROL衛星系列,每一個都是極其高大上的存在,是保密到沒有預算的。一個典型就是哈勃望遠鏡源自1970年代鎖眼KH-11衛星降低精度改造而來,哈勃有多牛我就不介紹了。


它們隸屬於NASA之外的情報偵察局、美國空軍、美國海軍、國家大氣與海洋研究局、國防部先進武器裝備研究辦公室等,它們的預算加一起每年遠超NASA是鐵定的。


除此之外,還有洛克希德馬丁、洛克達因、波音、通用動力等一系列大型軍工企業自研經費。


再往下,還有Space-X,Blue Origin,Bigelow,OneWeb,Planet Labs,Nanoracks這一系列商業航天企業。注意,Space-X是其中之一,但這兩年它可沒少刷屏吧?

再往下,還有各個大學和科研院所申請到的各種國家科學基金、校友捐贈等。


我覺得加在一起,美國一年的航天純科研經費在1000億美元左右是鐵定的。人民幣就是每年投入6000多億。


更別提當年,阿波羅登月花了2000多億美元,太空梭花了2000多億美元,國際空間站花了2000多億美元(換算到今天)。


這些錢能養起多少大學和科研院所當然可以想像,就我知道的幾個2018年發射的重點航天任務(可以交給大學做的那種),舉三個例子:領域內的重力探測雙星編隊GRACE-FO和它的前身GRACE是由德克薩斯大學空間中心主要負責,帕克太陽探測器是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中心負責,凌日巡天系外行星探測望遠鏡是由麻省理工主要負責。這幾個都是美國航天名校。


而當年60-70年代先鋒系列和水手系列征服整個太陽系的幾十個任務中,更是很多大學像下餃子一樣參加。大家閑著沒事兒可以搜一搜先鋒10和先鋒11這兩個同樣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幾十個星上儀器幾乎每一個都來自不同的大學。


有錢,就能形成吃肉(NASA)、吃骨頭(洛馬這些軍工集團)和喝湯(科研機構和大學)的好梯隊。


就那點湯,足夠把大學們養肥了,航空航天水平在世界高校中的地位,沒什麼好質疑的。


中國這邊目前投入是遠遠跟不上我們相對美國70%GDP身份的


2017年NASA出過一個非正式報告,提到中國現在每年航天總預算在20億美元左右,這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軍方的總裝等。


當然,中國從來沒公布過,但可以有一些旁證。

關於中國開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到現在的經費一共花了多少,武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言人)介紹說,從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務,也就是完成神舟六號任務以後,經費一共花了200億元人民幣。到現在為止,全部完成交會對接任務,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號的任務,從預算上來講,應該也是不到200億人民幣,約190億元左右人民幣。


載人航天(神舟飛船,天宮空間站,天舟飛船)應該是中國這些年來第一大航天工程,1992到2013花了390億。平均下來每年預算多少錢大家可以算算?


嫦娥奔月,有官方公開預算,每個任務是6-8億不等,大概2-3年發一次。


我覺得不管NASA是通過什麼渠道計算出來的20億美元,還是比較中肯的。


2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


130億人民幣,大概是大城市開發一個樓盤時開發商掏的土地拍賣價格。


那麼問題來了,總共錢就這麼一點,就不說體制啥的了,就問你在美國都喝湯的高校,在中國的對等高校能拿到多少?能做一些什麼樣的科研養出來多少人?


我所知道的,哈工大提的小行星和火星無人探測器方案都20多年了,現在還在預研。


華中科大的重力衛星,也是20多年了,又都演化成華科/中山的天琴計划了,這不最近十三五基礎建設還是只給弄成了備選方案?繼續預研唄。


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國發出了世界第二好第二多的文章,但在工程實踐方面,第一和第二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中國,是美國那邊的確在這方面投入太大。


我這種做航天科普的,把我國航天變著法的科普,已經很不容易了。


真心覺得,中國目前在這方面的投入,真心對不起我國GDP快達到美國70%的身份。


連歐空局的最新預算都是60億歐元以上,還不演算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這幾個自己家宇航局的預算。


航天到底值不值得搞?


要知道,看起來胖,有時候不代表強,動手時還是看肌肉,贅肉反而是負擔。


本文轉載自「知乎」,原標題《我國院校與國外航空航天領域頂級院校的差距在哪裡?》,作者 | 太空精釀(「知乎」航天、衛星方向知名答主,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天工程博士)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衛星與網路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並經過編輯。


支持保護知識產權,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編輯:楊艷、朝暉、林紫、娜娜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請加微信號:nongyan258766



2018,千千萬萬粉絲最偉大!《衛星與網路》文章合集【附鏈接,收藏專用】



社論: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星與網路 的精彩文章:

養一隻星際旅行青蛙,猜猜它多久回一次家
太空偵查之王:直徑20米的「雲紋」薄膜衛星

TAG:衛星與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