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武:盡量挖掘屬於人性深層的現實生活的表現
GIF
袁武
Yuan Wu
袁武,1959 年9 月生於吉林省吉林市,1984 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藝術系,1995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歷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畫院常務副院長、北京畫院執行院長,2017 年3 月辭去北京畫院執行院長之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國家畫院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編者按
1949 年以後所逐漸形成的以徐悲鴻、蔣兆和等藝術家為代表的水墨現實主義傳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佔據著中國水墨領域的話語權。因此,在1978年以後,這一所謂「主流畫派」也遭受了最多的爭議和反對。這裡面的問題紛紜複雜:「徐蔣體系」是否是一種對古老水墨傳統的破壞?除了時代背景之外,在藝術上的貢獻有哪些?它是否屬於「現實主義」等等……在藝術外因素的影響下,事實上時到今日我們仍然無法對這些問題做出純然客觀和學術上的判斷與梳理。
袁武的繪畫無疑來自於這一傳統,而他之所以有今天的影響力,又恰恰在於他在某種程度上突破了這一傳統的局限性,拓寬了這一傳統的表現力和深刻性。他的成功,首先來自於以深厚的功力突破了技術的束縛,進入到自由表達的境界。再者,他將名義上是「現實主義」實則是「粉飾主義」「矯飾主義」的假大空摒棄掉,而在對現實的觀看中真正貫注以人文的關懷和歷史的眼光,以深刻的畫技讓畫面說話,讓面孔訴說。因此,他非但不是「現實主義」的叛徒,反而是真正得了「現實主義」的三昧,這在今天的主流畫壇中反而成為了特例。
袁武喜歡研究近代史,這也是一段最具爭議眾所紛紜的歷史,在短短一百年中出現了無數的英才豪俊,意圖救國為民,有的被歷史長河所淹沒,有的折戟疆場,有的壯志難酬,有的激揚文字……但也正因如此曲折詰屈,反而留給繪畫表現的空間並不太多。而袁武以精到的筆墨刻畫民國人物的形貌,並與中國文人山水的靜謐空間相併置,寫實與寫意,具象與抽象,古老與現代之間的巨大對比,留給觀者無數的想像空間。再聯繫袁武的關於普通大眾的畫作,可以感受到袁武在「人與歷史」這一宏大時代命題中的不斷深挖。
關鍵字:現實主義 表現力 內心所需 氣勢 對比 近代史 立場
大江東去──鄧小平 340cm×290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7
袁武:盡量挖掘屬於人性深層的現實生活的表現
採訪人_ 洛素
庫藝術= 庫:常聽人說寫實繪畫沒有前途了,主流繪畫沒有意思了,您的水墨卻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這種論調。為何能做到這一點?
袁武= 袁:準確的表述應該是:寫實繪畫己經登上了高峰,月滿則虧。所以寫實繪畫不再風光了。主流繪畫卻是另一個問題,有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主流繪畫和現實主義繪畫是一回事,但近年來我漸漸覺得這不是一回事。建國以來的主流繪畫其實是社會主義的現實繪畫,是以歌頌為主的一邊倒的為黨服務的創作原則。所以這樣的創作是有局限性的。
我的創作在之前一直是這種所謂的現實主義繪畫,近年來我在認真地反省自己的藝術創作,逐漸有意避開虛假、概念的創作模式,並且在盡量挖掘屬於人性深層的現實生活的表現。
大江東去──黃興 370cm×215.8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7
庫:您秉承的是中央美院人物畫的傳統,在您看來這一條傳統中最精髓,也是最讓您無法割捨的是什麼?
袁:中央美院人物畫的傳統就是「徐蔣繪畫體系」。我的人物畫確實是從這個傳統中走來的。我認為它的精髓和精神,就是對中國古代傳統人物畫的發展,特別是對西洋繪畫中科學造型元素的借鑒。使中國畫人物有了更加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一直走這條路的原因。
大江東去──蔣介石 370cm×290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7
庫:您的藝術無疑來自徐悲鴻現實主義一路的,所謂現實主義,其實並非完全寫實,而是有其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上的傾向性。而您在強化個人特質的前提下,依然保有甚至主動強化了那種大的歷史情懷和人文觀照。這似乎已經不是一個題材的問題,而是內化為您的一種個人視角。
袁:所謂的「現實主義」每個藝術家有不同的理解,就是我個人以前和現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前些年我的創作多是關注社會上發生的事件,如「抗洪」「非典」「建國」「建軍」,既現實又趕時尚。近幾年我開始脫離「國展」標準,畫自己真正動心和強烈要表達的一些題材。也可以說不是題材問題,而是個人願望和內心所需。
大江東去──李鴻章 368.4cm×144.8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7
庫:您在這一條脈絡裡面,可以說是把水墨人物畫的視覺強度和現場張力塑造到了一個極致。改變了我們通常認為的水墨只適於近觀,而不適於遠觀,不適於大的展覽空間的傳統認知。
袁:中國畫人物自從受到西洋繪畫的影響後,畫面就出現了各種視覺效果,過去的中國畫只知道筆墨趣味和意境格調的追求。現在的中國畫,特別是人物畫又多追求質感與形象的過份寫實。這些都是我不太願意在作品追求的,我更希望我的作品在整體上有大的氣勢和強烈對比,同時也希望畫面中有精緻的細節刻畫,但不是所謂「寫實」,更不是質感的「寫真」。這是我在繪畫作品中一直在把握和表現的。
大江東去──袁世凱 335cm×274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7
庫:如何想到要畫這些民國人物,他們吸引您的是什麼?
袁:我一直喜歡近代史,看了許多民國時期的人物傳記,也曾經畫了一些近代名人的肖像,如胡適、于右任、李叔同……但是真正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不只是他們。那些起到推動歷史轉折作用的真正的大人物,在我們學過的課本和歷史常識中的解釋也並不準確,甚至有許多誤讀。這是我畫這批近代人物的初衷。
百年肖像 孫中山 35cm×54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6-2017
庫:您在這些民國人物之後搭配傳統山水,不由讓人有「風景不殊,山河已異」之感慨。是否也彰顯了某種中國傳統與現代的斷裂?
袁:中國古代山水畫是中國畫的經典圖像,不僅是代表中國畫的符號,也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象徵。這是我將這些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置於山水畫中的一個原因。把芸芸眾生也置於這些山水畫中,是想表達當下許多人對傳統文化的誤讀和俗化,甚至是踐踏和斷裂。
百年肖像 章太炎 35cm×54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6-2017
庫:雖然年代並非特別久遠,但因歷史的斷層,民國時代似乎已經非常遙遠模糊,在您寫實精微的筆墨下,那個時代的人物面孔又重新浮現在我們面前。繪製他們的肖像與普通人的肖像對您來說是否一樣?
袁:不太一樣,這些偉人的形象家喻戶曉,給予畫家的創作表現空間不多了,我的人物畫喜歡強化對象特怔。如果對這些大人物也注重強化,會被理解為「醜化」。所以畫的過程中感覺有些受束縛,不太自由。特別是毛澤東和蔣介石,一位被美化的過於「紅、光、亮」,一位被醜化的過於「假、惡、丑」,都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符號式的固定形象,我的重新表現卻反而有點放不開筆了。
百年肖像 梁啟超 35cm×54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6-2017
庫:當然今天的藝術家都是崇尚自我表達,關心自己的感受,而您的作品作為一種宏大話語下的個人表達的樣本,您如何看待今天的藝術家和時代變動之間的關係?
袁:好的藝術家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定力,不能人云亦云,不論是面對時代還是自己的內心,都要時常的反思,多些思考和疑問。即便是不能引領什麼,也不該隨波逐流,跟幫起鬨。一個畫家應該是個知識分子,應該有文化,努力去做形而上的東西。時代的變動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時候是向前發展,有的時候是向後倒退。這需要一個藝術家去分辨,去表明立場和態度。
百年肖像 蔡元培 35cm×54cm 紙本水墨設色 2016-2017
庫:今天您已經走遍世界,看到世界各地的藝術狀態,對於水墨有何不一樣的反思?
袁:水墨是藝術的一種表現語言,有它的不同出處。或東方或西方,它們有本質的不同。不必使它們調和,就象西方的烤牛排和中國的燉牛肉,各有不同的口味和食客。我喜歡東方的水墨畫,但我很想加入一些西方繪畫的元素,所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使東方的水墨畫不那麼老套、有那麼一點別樣,更當下一些。不指望我的畫走向世界,但卻希望吸引更多的觀賞者。
以上為圖書精彩內容節選,欲了解完整內容,
歡迎購買圖書觀看,現火熱發售中
「水+墨」學術研究文獻內容回顧
學術專題文論
ACADEMIC ARTICLES
學術個案樣本
SPECIAL CASE RESEARCH
《水+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正式開始發售
一本以亞洲範圍為核心的當代水墨文獻圖書
400多頁彩色高清特種紙印刷,帶來全新閱讀感
收錄亞洲最富代表性的17位批評家與30位藝術家
本書以獨立視角重新解讀「水墨現代性轉化」
採用繁體中文呈現,中國內地,港台地區同步發售


TAG: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