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旭光:美的責任

劉旭光:美的責任

GIF

劉旭光

Liu Xuguang

1958 年生於北京,早年留學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博士,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編者按

劉旭光作為一名藝術家,其對於「水墨」的著眼點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他的藝術擅長回到古代文明的發源去重新發現當代藝術的靈感,比如易經,比如黃河流域。事實上,如果追源溯流,水墨的「黑白」當與周易的「陰陽相生」「有無相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歷代山水畫家也均對易經、禪學有著精深的研究。「卦象」往往直接影響到山水畫家的構圖與畫面分布。這無不說明,中國的文化傳統在根源上構成一個整體,水墨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當我們對其背後更為深遠的精神與價值追求有所了解,就會更為瞭然水墨與其他傳統文化在當下所具有的可能性。

劉旭光在文中重點探討了幾對概念,比如「有無」、「虛實」、「大小」、「形影」,「內外」等等,這樣一些根本性的認知不只是存在於中國文化傳統,在世界其他文明中也都有所涉及,只不過著眼點與結論不同,也就直接導致了不同文化、藝術各自的不同走向。而對於「美」的不同認知也就由此而生。

文化傳統與當下時代的問題可以從易經與數位時代的關係中窺見一斑。相傳萊布尼茨在八卦圖中發現「01」二進位,從而預示了數位時代的到來。這樣一種「01」的神秘性與數字美感跨越幾千年的時間,跨越東西方,一直在以自身的方式不斷發展衍變著。再比如像老莊「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思想,與當下科學探索的外太空或是微生物等等都可以相互佐證,更不用說空間與觀眾的互動正在取代藝術品實體,成為當代藝術關注的焦點。因此,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或是深入到一個更精微的縫隙,我們都可以打破慣常認知的當代、傳統、東方、西方,在一個更為寬廣的視角下發現我們今天工作的可能性。

藝術與科學、信仰一道,照亮了人類世界。我們的先人創造了水墨,它也曾經照亮了人類歷史,使我們受用至今。放下概念、地域之爭,站在真正的人類歷史的高點上有所創造,有所照亮,這,就是「光」。

關鍵詞: 黑白 陰陽 形影 虛實 內外 天眼 光

美的責任

文_劉旭光

水墨的概念與黑白的概念相關,也可以理解為水和墨的關係當中離不開紙這種載體。也就是說在黑白之間產生的美的問題即現代又古遠,聯絡著我們之間的美的情懷,對紙質的問題和對墨質的問題的研究也就成為了我們持久課題。

讓我們從中國的思想去思考黑白的問題,首先我們追溯到上古的陰陽的概念其中暗藏黑白。伏曦的陰陽八卦開啟了東方文明,其中由天地的概念引發給我們去思考很多問題,從這時開始人類對天地、方圓、空間、時間、凹凸、黑白等概念進入深度的追究;天,是空、虛、無等;地,是實、大、有等概念。天和地是宇宙,是無限的空間,之後影響我們至今,這種大問題之下追問:我是誰?「莊周夢蝶」中齊物萬物不齊,齊物必要齊我,物我兩忘,解構萬物,認識自己;西方哲人也一直追問這個問題;泰勒斯、尼采都在追問;康德也在強調對自我的追問,出發點不同,問題的實質相同。黑白的概念問題就隱藏在其中,與宇宙和人性有著緊密的關係,當然美的問題和責任也存在其中。

形和影是一對矛盾,也是一種美的問題。成語「形影不離」是說主體和客體相互關係的緊密;甲骨文的形是構成的形態,有文字敘事的功能也有圖畫和美的功能。如果我們將形理解為物質的實體,是具體的事物。影子是光照射物體之下產生的,影隨形動,是虛無的形態,根據客觀條件而存在。

丑卜出貞翌甲寅 甲骨文、 甲骨、卜辭 商代

殷墟時代甲骨文與咒術盛行,社會與人的行為是在占卜預測中規範化,其中行為理念是靠這種行為制約。甲骨文這種形態今天給我們留下了「空」和「美」以及它的影子,這是文明之光照射下留下的影子。甲骨文在龜殼、牛骨上刻劃的巫術咒語、八卦預測,其中的詩意、事件、敘事和文字,中國的思想在其中,人類對自已發出的質問「人為何物,我為何物」的千古名言,今天在甲骨文的拓片的黑白中,感受到影子的概念的意義和形質之美的價值。

漢代紙張

漢代紙的發明,使黑白的問題更直接了,在黑白世界中形成兩個線索發展至今,書法、書寫與水墨、繪畫,書體形成基本上在漢代完成,現在能看到古代留傳至今精美而罕見的繪畫是漢代馬王堆帛畫。雖然沒有見到紙本的作品,我們分析一下便可獲得筆墨、黑白的概念及形式已有形成。書寫的意義和概念早就於黑白中溶解,墨色就是講黑白的層次,層次的變化的痕迹講敘著人類的東方文明發展的過程。黑白層次攜帶著文人的情緒變化記錄著人文的變革。書寫在井上有一的世界中,已經超越了書法的概念,我們感受的是紙的能量和墨的能量以及書寫的概念性的力量,以及黑白的視覺性。

蘇州園林中的錯落景物

如果以上是從二維中思考的話,在三維中以虛實、黑白概念也是中國美的一個特點,這就在人文的空間,在敘事中賦予美和精神,追求假的美學概念,假山假水的人文精神情懷,中國園林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江南造園藝術,有對比的空間體系。有鮮明的個性,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造園者很好的運用了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手法,將景物搞成多層空間,層層錯落,相互借用,以小見大。這是最好的空間敘事,傳遞著文人的審美觀和意識。文人的興趣點是關於園林,對於當時的文人、畫家、園林師來說與今天的建築師工作性質有同工之處,大地魔術,物質的屬性的質換,軟硬、流體固體、實景借景……總之在虛實和陰陽中創造美的概念。

井上有一 夢 125cmx198cm 書法、膠、墨、紙 1966

孔子曾經預測到易經在兩千年以後還有一次飛躍式發展,是不是預測到的是今天數字時代的到來?萊布尼茨在八卦圖中發現二進位「01」的概念,從此中西文明的碰撞帶給我們數字時代和介質美學的實踐,「01」數字的概念具有自律性。而且它把我們對自然的看法通過解構與重構的方式,把自然中方方面面,包括人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通過量子的技術去探索,完成了以往用八卦去演繹並還原給我們一個真實。運用八卦這是中國獨有的,利用數字概念已經成為全人類的手段。

六十四卦圖

《易經》帶給我們很多想像的空間,伏羲距今有七千年歷史,到周文王相隔兩千年,周文王把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基本上就把我們天、地、人,事物的方方面面都綜合起來了,大到宇宙小到微觀世界都包容在裡面,非常豐富,是我們中國人的哲學思考方式。五百年後孔子又把《易經》向前推進著有《十翼》,裡面更強調了他的哲學思想,這個對我們現代社會都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今天是在數字時代,數字實際上從《易經》的「太極」和「陰陽」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可能性,「01」的概念幾千年前從伏羲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今天這種數字時代的到來提供了一種大的發展,也帶給我們一種數字美學觀念,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並且跨越了東西方。在追求美的歷程中我們向《易經》學到了很多東西:陰陽、黑白、虛實、氣韻,水墨等從中去尋找一種靈感和超越視覺的可能性。水墨在中國的藝術中已經是平常性和日常性的東西,就如同我們每一天生活中的空氣和水是一樣,它的美真實反映出我們的存在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宇宙之大是沒有邊際的,微物質之小也是沒有止境;極大無外極小無內,也是講這個道理。在自然的大氣空間裡帶給我們所有的精神和養分,這是永恆的天地啟示,是通往至高的美的境地,它的純真、樸實、自由和永恆的美,這一切充滿在身體和心理體驗中,此時的美的光明照耀著精神,境界此時成為了它的影子。由於對美的思考,問題展開的方式就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為藝術的創造提供了很多很大的可能性。由於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的觀察能力更強,質的量化和深入,靜態和動態,總之使我們表現的內容更豐富。

劉旭光 墨滴 I 實驗影像、宣紙、墨 2004

內和外是一對矛盾,內在空間的存在和外在空間的存在是相對的,有兩種可能性同時存在。莊子的朋友惠子說他種的大葫蘆收穫了。他說拿它裝東西又盛不了多少,又說把它劈開做瓢又很淺也盛不了多少水,惠子說葫蘆大而無用,他索性把它砸了。莊子說這樣多不好,用網子把它套上纏在腰上做為浮舟,如果發了洪水它可以救你的命。對形體認識是多方面的,思考問題可以從兩方面或多方面進行,其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置換,心質與形質轉換,美也就從此而生了。其中看的到的空間可以利用,看不到的也可以利用,那麼說來,看到的是美,看不到的也是美。看到是用「肉眼」觀察的現實的美,看不到而用「心眼」感悟到也能感受到美,「天眼」看到的是境界之美。我們強調的氣韻、意象,多為感悟到的世界,高於現實而達到美的境界。事物的發展是由低到高的追求過程,雖然在每一個階段都包含著辨證與分化,分化與統一,也就是如此在不斷的分合中使生命始終處於運動狀態,並使最終的自我呈現出美的極限。

光有一種責任,普照眾生。藝術就是光,也是一種責任,它在照耀著我們的美的歷程;黑白也是光,它也是一種責任;真的問題是它的責任;美的問題也是它的責任;善的問題也是它的責任。水墨也是光,同時也是一種責任,在中國的本體中發現單純的事物永遠是我們討論的課題。

以上為圖書精彩內容節選,欲了解完整內容,

歡迎購買圖書觀看,現火熱發售中

「水+墨」學術研究文獻內容回顧

學術專題文論

ACADEMIC ARTICLES

學術個案樣本

SPECIAL CASE RESEARCH

《水+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正式開始發售

一本以亞洲範圍為核心的當代水墨文獻圖書

400多頁彩色高清特種紙印刷,帶來全新閱讀感

收錄亞洲最富代表性的17位批評家與30位藝術家

本書以獨立視角重新解讀「水墨現代性轉化」

採用繁體中文呈現,中國內地,港台地區同步發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鞠慧:表現主義的線條,很難真正抵達存在之幽微
千葉成夫:當代日本「水墨畫」存在嗎?

TAG:庫藝術 |